原作:溫莎的風流婦人
演出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
首演:1982
地點:臺北
場地:臺北國軍英雄館
導演:洪善群;尹世英
劇組:張其昀(演出人);潘維和(演出人);黎世芬(演出執行人);楊金榜(演出執行人);陳季霞(副導演);洪善群(改編指導);尹世英(改編指導);王友輝(劇本改編);余嘉瑞(前台主任);葉芠芠(後台主任);張國祥(舞台設計);張一成(海報設計);程沛光(燈光設計);黃慶芯(服裝設計);張聿芝(化粧設計);利慶添(音效設計);秦正榮(舞台監督);劉玫(助理導演);陳聰敏(劇務);陳建盛(劇務);莊明燕(場記);何美慧(場記);張一成(裝置);白金榮(裝置);汪惠齡(裝置);蔡威信(裝置);丁立騰(裝置);潘錦榮(裝置);陳易鳳(裝置);張一成(大道具);白金榮(大道具);汪惠齡(大道具);蔡威信(大道具);丁立騰(大道具);潘錦榮(大道具);陳易鳳(大道具);張建華(服裝);劉玫(服裝);蔡明亮(服裝);劉越逖(服裝);金蕙蘭(小道具);鄭安琪(小道具);陳彬浩(小道具);范垂仁(小道具);危永芝(化粧);邱淑滿(化粧);黃棋松(化粧);王友輝(化粧);吳忠仁(音效);蔡建榮(音效);禚宏順(音效);陳信宏(音效);張國祥(燈光);鍾寶善(燈光);周芷華(燈光);李聰智(燈光);侯裕龍(燈光);蕭瑞生(宣傳);陳裕星(宣傳);劉越逖(宣傳);陳裕星(票務);徐建安(廣告);江露露(廣告);莊德秀(廣告);李宛鳳(廣告);黃敦義(劇照);朱勵恒(劇照);張夢蘭(總務);王友輝(節目刊編輯)
>>看更多
>>只看部分
演員:禚宏順(賈德安);李宛鳳(福嫂);張建華(福嫂);黃慶芯(林村姨);張聿芝(木村姨);侯裕龍(黃福祿);劉越逖(黃福祿);范垂仁(范木村);潘錦榮(范木村);王友輝(艾牧師);蔡明亮(蔡大夫);劉玫(范小琪);汪惠齡(林校長);陳彬浩(陳貴財);鍾寶善(劉登);秦正榮(李發);王亞維(小潘);陳信宏(張樹雄);李聰智(魯蛋);曹務銓(阿三);莊德秀(大嬸婆);黃棋松(丁童);蔡一峰(傭人);康文和(傭人)
>>看更多
>>只看部分
語言:普通話
劇種:舞台劇
版權:中國文化學院,戲劇系
偷情記
相關檔案  
簡介;
製作背景 (2);
節目冊 (1);
設計 (2);
文章 (6)
第十六屆畢業公演。以往的莎劇演出俱「忠於原著」,本劇首次將莎劇現代化、本土化。故事發生在臺灣的小鎮,法斯塔夫爵士化身來自都市的電影導演。莎劇語言也被大幅改寫,穿插成語與俚語。劇組包括國際知名電影導演蔡明亮。
1.
資料類型:製作背景
作者:黎世芬
題名:演出的話
出處:《偷情記》節目冊
出版地:臺北
出版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
日期:1982/4
語言:中文
摘要:今年的華崗藝展戲劇系推出《偷情記》和果戈里的作品《欽差大臣》,《偷》劇改編自《溫莎的風流婦人》,將原著時空背景及人物移植到今日社會。
2.
資料類型:製作背景
出處:《偷情記》節目冊
出版地:臺北
出版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
日期:1982/4
語言:中文
摘要:故事大綱
1.
資料類型:節目冊
出版地:臺北
出版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
日期:1982/4
語言:中文
摘要:節目冊含參與人員列表、故事大綱、文章數篇、劇照、服裝設計及舞台設計圖。
1.
資料類型:設計
作者:黃慶芯(設計);古黛貞(繪圖)
出處:《偷情記》節目冊
出版地:臺北
出版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
日期:1982/4
摘要:五張圖片
2.
資料類型:設計
作者:張國祥
出處:《偷情記》節目冊
出版地:臺北
出版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
日期:1982/4
摘要:六張圖片,附說明
1.
資料類型:文章
作者:游秋玫
出處:「潮流老青春」部落格
出版單位: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冊、期:11
日期:2012/12/13
語言:中文
摘要:介紹王友輝的創作歷程。王友輝將莎劇《溫莎的風流婦人》改編為《偷情記》,作為文化大學戲劇系畢業公演的劇目,為臺灣將莎劇在地化的首例。這場公演既遵循該系演出莎劇的傳統,同時也演出了自創劇本。
2.
資料類型:文章
作者:李元貞
出處:《偷情記》節目冊
出版地:臺北
出版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
日期:1982/4
語言:中文
摘要:本文分析劇中人物及主題。賈德安導演一角改編自孚斯塔夫爵士,此角設計諷刺貪慾愚蠢以及虛假的愛情;兩位太太讓世人了解女人不都是愛情愚蠢的迷戀者;劇中展現的「自迷」及「嫉妒心」為人性的兩種弱點。
3.
資料類型:文章
作者:李昂
出處:《偷情記》節目冊
出版地:臺北
出版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
日期:1982/4
語言:中文
摘要:《偷情記》除了情節與部分場景沿用莎劇《溫莎的風流婦人》,在人物身分和對白上都做了大幅更動,可以說是獨創的劇本,在臺灣屬新嘗試。作者希望藉此供國內探討演出翻譯經典作品的相關問題。
4.
資料類型:文章
作者:閻振灜
出處:《偷情記》節目冊
出版地:臺北
出版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
日期:1982/4
語言:中文
摘要:本文先談論《溫莎的風流婦人》的創作背景,接著介紹此次演出《偷情記》由王友輝同學根據梁實秋的譯本改編,故事背景雖搬到今日臺灣,但劇中的主題卻是永恆而普遍的。
5.
資料類型:文章
作者:夏元瑜
出處:《偷情記》節目冊
出版地:臺北
出版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
日期:1982/4
語言:中文
摘要:作者首先對比《溫莎的風流婦人》以及《紅樓夢》中的一段故事,接著指出中國人演西方戲劇可以「中國化」以親近觀眾;文末則介紹文化大學戲劇系的《偷情記》即為中國化的《溫莎的風流婦人》,並稱讚學生的表現。
6.
資料類型:文章
作者:于林
出處:PAR 表演藝術
出版地:臺北
出版單位:中時電子報
冊、期:232
日期:2012/4/7
語言:中文
摘要:本文介紹王友輝的戲劇人生。大學畢業製作必須演出莎劇,王友輝將《溫莎的風流婦人》改編為以臺灣背景的《偷情記》,並參與演出。這場公演讓王友輝獲得父母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