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製作《李爾王
資料類型:製作背景
作者:江津
題名:《李爾王》的主題
出處:《李爾王》節目冊
出版地:臺北
出版單位:中國文化學院,戲劇系
日期:1968/3/1
語言:中文
摘要:本文指出《李爾王》中幾個關鍵主題,如:父子關係、視力以及大自然,並強調這些主題和李爾這角色對學生演員均為一大挑戰。

取材於何林塞的史記(the Chronicles of Holinshed),李爾王故事(King Lear)在英國是家喻戶曉的,且早已有人改編為戲戲上演,莎翁不過是為它裝上一個悲劇結尾的始作俑者就是了。

此劇於 1606 年冬初次在英皇詹姆士第一(James I)宮廷獻演。1681 年詩人泰特(Nahum Tate)曾寫一改編本,愛德加與考地利亞相戀,李爾復位,並略去弄臣(Fool)一角,可以說是整個十八世紀的《李爾王》的演出都是採用這個大團圓的改編本。直至 1838 年,名演員馬克瑞德(William Macrady)在都蘭劇院(Drury Lane)上演時始採用了原來悲劇結尾的劇本,這一次的演出效果極佳,莎翁原作遂於中斷百餘年後重新支配英國劇場。

關於父子兩代之間的關係的探討與描寫,這是古代編劇家是最熱衷的主題。正如李爾在劇中所說:「有一個忘恩的孩子,比蛇齒還鋒利。」亨利第五遵從父王的勸告,所以能奮起抵抗法蘭西。哈姆雷特對父王之言遲疑不前,以致迷惘失誤德斯底蒙娜(Desdemona)則違背父親的意旨。祇有李爾王的第三女兒考地利亞能充分地何有了對父親的慈孝與精神上的無覊。在莎翁劇作中所有關於父子兩代之間的描寫,他的重心都是放在年青的一代,正如劇名所標示出來的,唯有李爾王是例外。

在《亨利第五》中,我們看見哈爾王子(Prince Hol)如何由一個人成長為一個國王,而在《李爾王》一劇中,我們看見一個國王如何變成了一個人。

1944 年貝索(S.L. Bethell)在莎士比亞與戲劇學院(Shakespeare and the Popular Dramatic Tradition)一書中說李爾王「逐漸達到精神盲昧的啟蒙」,又當「李爾觮開並脫下他的外借之物時,莎士比亞也剝除了他性格上的屬性,所以僅賸下一個通常的人。」視力(sight)是全劇的一個象徵。大女兒剛乃綺宣稱她愛她的父親「比這一雙眼睛,都更親愛。」當李爾王決定不給考地利亞以財產國土繼承,並放逐坎特之後,坎特對李爾說:「李爾,你要看仔細了。」假如說李爾王是精神上的盲目,另一個襯托李爾王的悲劇人物格勞斯特伯爵,則是肉體上的盲目。可以說本劇是關於精神的黑暗與光明的研究與描寫。

大自然在本劇中顯得異常強烈,荒野叢藪中的風暴,愛德加口中關於動物的想像和比喻,考地利亞口中關於植物的想像和比喻,均給觀眾以生動而明晰的戲劇效果。全劇植根於自然,大自然也就是寫的神祇。上天被指為廣泛而抽象的神祇,神祇並視為大自然的一部份。《李爾王》也是一部成熟的悲劇,它逐漸走向死亡,劇中沒有人是幼嬰的父母,也沒有任何關於幼嬰的諷示,老年的重荷與悲痛籠罩著全劇。

本劇主角一直是戲劇史上傑出演員爭取的對象。《李爾王》所加於演員的壓力如此之大,他的含義是如此難以詮釋,所以很多人相信《李爾王》是難以上演的。亞加特(James Agate)曾列舉李爾一角至少必需傳達後列這些屬性:「首先是威嚴,其次是道德上的崇高,第三是開闊的心靈,第四,他必須是一個人,而同時他又必須是一個在毀滅中的國王。他必需具有充沛的聲音來壓倒雷聲,而且還必需是一種精疲力竭的聲音。」看見那樣一個老人踉蹌在舞台之上,他是在風雨之夜被他的女兒逐出戶外,這時觀眾所能有的,除去忿慨與痛苦之外,還能有什麼別的?

文化學院戲劇系的同學,此次以《李爾王》一劇參加世界劇展,相信在人物性格與戲劇主題的解釋上,應有其新的創見。在臺灣目前演一齣戲是不容易的,單憑克服人力,經濟與環境等種種的困擾,已足見其為藝術而奮鬪的熱情的保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