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製作《凱撒大帝
資料類型:文章
作者:方光珞
題名:《凱撒大帝》的悲劇成分
出處:《凱薩大帝》節目冊
出版地:臺北
出版單位:中國文化學院
日期:1977
語言:中文
摘要:作者從兩個方面討論《凱撒大帝》的悲劇成份:即(一)文藝復興時代悲劇的特性及(二)一般悲劇的通性。文中稱本劇導演為「解釋的藝術家」。

朱生豪把莎士比亞的 The Tragedy of Julius Caesar 翻譯定名為《凱撒大帝》。譯名正如本劇的英文簡稱 Julius Caesar 一樣,字眼中沒有指出悲劇。不過悲劇字眼的省略並不影響劇中悲劇性的成份。筆者試以(一)文藝復興時代的悲劇的特性及(二)一般悲劇的通性為題,討論《凱撒大帝》一劇的悲劇成份。

一、文藝復興時代悲劇的特性

莎氏的《凱撒大帝》正如其他一般文藝復興悲劇,具有模仿古典希羅戲劇的特色。戲劇本身(1)有歷史性的依據凱撒的故事是有歷史記載的。學者們已由內在、外在因素找到證據,發現莎士比亞採用諾斯(Thomas North)所翻譯的勃魯塔克(Plutarch)著的「希臘羅馬名人傳記」 The Lives of the Noble Grecians and Romans。觀眾對熟知的歷史名人有興趣,而且也更加同情故事人物的不幸遭遇,也是欽佩他們的英勇事蹟。此外,文藝復興時代所謂的歷史性,多半包括了某英雄人物生命中顯達事蹟以及他的死。《凱撒大帝》劇中凱撒在第三幕第一場就被刺而死,但重要角色的死亡並不是構成悲劇的必須條件。譬如希臘大悲劇 Oedipus Rex 的主角在劇中並沒有死。雖然文藝復興時代的悲劇多半有主角死亡之場面,但在舞台上表演死亡並不是造成悲劇的主因。死亡只是被運用成一種生命過程中的起迄站或終點,而悲劇主要是描述這段生命過程的遭遇及前後影響。(2)在文藝復興時代悲劇中多半有凶暴行動的表演,《凱撒大帝》中凱撒被眾人合謀刺殺而死的場面,也是達到悲劇效果的工具之一。文藝復興時代劇作家及觀眾,都以為「殘酷的行動」的表演;可以達到阿里斯多得所謂的悲劇性「恐怖及憐憫」(Fear and Pity)(請參考阿里斯多得的「詩論」第十四章。)古典戲劇中絕不把殘酷凶殺的行動搬上舞台,古典戲劇是仰賴高雅對話說詞來達到使人驚心動魄的效果。莎士比亞也利用眾人對話來描述凱撒被刺時的混亂。「男人、女人、孩子,大家睜大了眼睛,亂嚷亂叫,到處奔跑,像是末日到來了一般」(第三幕第一場,朱生豪譯本第 56 頁)。莎士比亞經常以此類群眾的不安情況,來代表不幸及苦難。更值得注意是,莎士比亞在凱撒被刺之後,緊接著又安排了一場血祭的場面,使得舞台上下的「恐怖與憐憫」的情緒及效果更加高昂。勃魯脫斯和凱歇斯再三強調他們刺殺凱撒的目的是拯救羅馬的自由及和平。勃魯脫斯教大家把手浸到凱撒的鮮血中,而且揮舞他們沾了血的武器,向所有羅馬人民說明他們行動的原由。勃魯脫斯的動機並不是渲染血腥味的謀殺,而是表明他寧可犧牲對凱撒的私交友誼,他願以他友人凱撒的血,來換取今羅馬的自由及和平。這原是聖神的血祭,肅穆的行勳。凱歇斯倒像是預言家一樣,說他們這場壯烈行動將會在戲劇中舞台上被各地各時代的人扮演,勃魯脫斯感慨的說「此時此刻凱撒死了,但以後在舞台上將會一次再次流血及被謀刺」。而凱歇斯為了正名,也像在居功地說:「後世的人們將要稱我們這一群為祖國的拯救者。」(第三幕第一場)劇作家在此利用劇中人物來討論自己的行動,且不論莎士比亞是否有意要預言此劇會一再重覆上演,至少在此提到這場血腥行動可能被重覆,這也就等於把這場凶殺事件無限延長,戲劇效果上,也就是把恐怖及憐憫的情緒延展及擴張。反過來說,勃魯脫斯提議血祭之時,似乎把刺殺凱撒的行動加重了血腥味。誤解勃魯脫斯的羅馬人、觀眾或讀者,可能對勃魯脫斯及凱歇斯所領導的行動引起反感。這誤解對劇作家來說可能正中下懷,這種(過份)高尚的行動──被安東尼厄斯利用渲染成殘暴「謀殺」,以致於日後安東尼厄斯及奧克泰維斯凱撒等可以造成與勃魯脫斯等抗衡的形勢。(3)在文藝復興時代,一般悲劇受了古典羅馬劇作家生尼坎(Seneca)的影響,復仇的主題經常被搬上舞台,在《凱撒大帝》中,也不乏復仇的動機及行為。譬如,凱撒被刺後,安東尼厄斯馬上威迫利誘,鼓吹羅馬人為凱撒復仇(第三幕第二場。)由第四幕第四場起,凱撒鬼魂出現,預言在腓民比戰役要索取勃魯脫斯等的生命,展開了鬼魂復仇的序幕。第五幕第三場,凱歇斯在誤報失敗軍情後自盡,臨終他說:「凱撒,我用殺你的那柄劍,替你復了仇了。」(朱生豪譯本第 106 頁)。勃魯脫斯也說:「啊,裘力斯,凱撒,你到死還有本領的!你的英靈不泯,藉我們自己的刀劍,洞穿我們的心臟。」(朱譯本第 108 頁)。勃魯脫斯自殺時又說:「凱撒,你現在可以瞑目了,我殺死你的時候,還不及現在的一半的堅決。」(朱譯本第 113 頁)。由於劇作家的安排,凱撒死後仍能為自己復仇,把他的敵人一一置於死地。

二、一般悲劇的通性,超越時空限制的悲劇性。

任何一部悲劇與其他悲劇所具有的共同的悲劇性莫過於(1)悲劇人物所承受的苦難及(2)悲劇人物的自覺性,他必須要感覺到自己的苦難,知道是難以承擔的苦痛,但又是逃脫不了的。《凱撒大帝》劇中最主要的悲劇人物是勃魯脫斯,他的自覺性及所受苦難比其他角色要深切。莎士比亞先後直接間接指出他內心有無比的衝突及悲苦,勃魯脫斯四周的人讚美他,關心他,勃魯脫斯是標準的悲劇人物,他有自己的原則及依自己的選擇。在他決定殺凱撒之前,他就對同夥的人說明:「讓我們做獻祭的人,不要作屠夫…所以,善良的朋友們,讓我們勇敢地,卻不是殘暴地把他殺死,讓我們把他當作一般祭神的犧牲而宰割,不要把他當作一具飼犬的腐屍而憫切…」(朱譯本第 36 頁)。此段話中流露他對凱撒友誼尊重及留戀,以及他為全民自由,爭取正義的誠摯,這是經過良久決定,也是嚴肅莊重的決定。如僅有內心衝突,或私自意願上受到挫折,不足以造成悲劇感,凱撒想要稱帝,但民眾反應不願他稱帝,他的內心私惑頗受挫折,莎士比亞作了間接的指述,凱撒從群眾面前回到大廳,面帶憤怒,又藉題發揮,說明他不喜歡凱歇斯一樣瘦子在他四周(第一幕第二場)。凱撒多次在自誇自負的口氣下,反到顯出他自己不夠果斷,信仰迷信等缺點。此外他體能上患有羊顛瘋及耳聾的缺憾,遠不及勃魯脫斯廣受敵、友各方人士的推崇讚當。再如勃魯脫斯對羅馬群眾說明殺死凱撒的原由的言詞中,不祇是完善的修詞字句,他說:「我受眼淚報答他(凱撒)的友誼,用喜悅慶祝他的幸運,用尊敬崇揚他的勇敢,用死亡懲戒他的野心。」(朱譯本第 64 頁)。其中眼淚、喜悅、尊敬、死亡是由於靈性的感受,報答、慶祝、崇揚及懲戒是外在行為的表現,這都表明勃魯脫斯的真誠心意。為了羅馬,他才犧牲了他的朋友,也誓言如羅馬需要他死,他也會用殺凱撒的刀了決自己。但他為了羅馬公義以了自己朋友,後來都被羅馬上下群眾認為叛徒。他所領導的行動,出發於正義公道,卻步入最後全部覆滅失敗之途。為讀者及觀眾留下惆悵及遺憾等悲劇性的感受。所幸這位「最高貴的羅馬人」,由他的敵人「按照他的美德,給他應得的禮遇」,至今他高尚品德仍是大家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