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製作《約/束
資料類型:劇評
作者:王譿
題名: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觀臺灣豫劇團改編莎劇《約/束》
出處:密西根新聞
出版地:密西根
日期:2011/4/29
語言:中文
摘要:演出在密西根聯誼會劇場,舞台前樂池內的文武場面齊全。中文演出,有中英雙語字幕。中式佈景。角色名字改為中式。保留故事原旨,但在內容細節上巧妙運用豫劇的表演藝術,表現契約的「約」與「束」關係。

自去年 12 月摔斷右腳踝關節和脛骨,在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動了手術後,一直是靜臥在家。但是從《密西根新聞》上看到由王海玲領銜的台灣豫劇團將來密西根大學演出由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the Venice 改編的豫劇(河南梆子)《約/束》Bond 後,不禁暗耐不住,在 4 月 12 日晚上撐著雙枴前去觀看。

自小在江南長大,幼時曾跟著長輩去看過京劇,崑劇、評彈和各種南方戲劇(如滬劇、甬劇),但從來沒有機會現場親眼目睹過北方梆子戲表演,以後只是在電視上偶然觀看過一些豫劇的片段折子,總的感覺像是豫劇以唱見長,在劇情的高潮處都安排有大段高亢唱段,唱詞和對白極具口語化和易為觀眾聽懂,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所以進劇場時非常新奇,不知台灣學者和藝術家是如何演繹幾百年前的莎翁名著《威尼斯商人》。

演出安排在雅緻的密西根聯誼會(Michigan League)的劇場內,記得幾年前上海來的梁谷音和劉異龍也是在這舞台上演崑劇節目,這次演出的組織工作非常好,舞台前樂池內的文武場面(伴奏樂隊)很齊全。舞台的上方有中英兩種語言的解說詞投影,場內幾百名中西觀眾擇席坐下,翹首以待精彩的演出。伴奏聲中,帷幕拉開,劇中除了高利貸商人夏洛和他的助手穿著奇怪的西域衣服和領巾,其他角色穿著古代中原人士的服飾,在中式的佈景襯托下,用中文演出一場莎翁名劇。角色的名字也是用中式的姓名來替代,劇情大致是巴公子欲向富家女慕容天求婚,由安員外做擔保人向大食商人夏洛借款,巴公子經過一番考驗,終遂心願和收到慕容女的定情贈戒,並許諾將以生命來保此戒,此時,傳來急報,安員外不幸破產,根據契約要在胸口上割下一斤肉作為補償,巴公子帶著慕容女提供的巨款趕回搭救好友,卻遭到拒絕,在公堂上,夏洛口口聲聲只要按契約辦,眼看安員外性命難保,千鈞一髮之際,忽然出現一位貝先生(由慕容女喬裝)。依據律例解決這個「契約官司」,不單剝奪夏洛的家產還不許他再穿自己民族的服飾,但在勝利後,這位貝先生什麼都不要,只要巴公子的定期婚戒作為答謝紀念。猶豫不地的巴公子在眾人的慫恿之下,最後還是同意了,不料此舉又引來了一場婚姻上的「契約風波」。該劇保留故事原旨,但是在內容細節上巧妙運用豫劇的表演藝術,表現契約的「約」與「束」關係。饒富趣味,演出中引來觀眾一陣又一陣的叫好聲和鼓掌聲,不少老外也隨之加入其中,凸顯了中式劇場所特有的原汁原味的「觀演合一」氣氛。

我沒有讀過莎翁的原著,只在年輕時讀過蘭姆姊弟 Charles and Mary Lamb 改寫通俗化的《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對莎翁的四大喜劇之一的《威尼斯商人》的情節稍有所知,原劇中的夏洛克(Shylock)本是猶太人,專放高利貸剝削別人,由於《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成了西方文化中的一個典型反面人物,在以前的西方基督教主流社會中猶太人是一個被鄙視和受迫害的人群。由於根深柢固的種族和宗教偏見,莎翁時代的夏洛克被詮釋為一個嗜財如命的大惡棍,由此夏洛克被列入文學中的著名吝嗇鬼之一。其他文學作品,如在 19 世紀的英國著名小說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的作品中,也是把猶太人描寫成小偷等非常醜惡、貪婪。殘忍的處於社會底層的人群社體,儘管莎士比亞也沒有想到的,夏洛克曾被納粹德國在反猶太人宣傳中作為典型人物,在觀看豫劇《約/束》時,從投影的中英解說詞中看到,夏洛克是一個大食人(中文)或 Saracen(英文),記得在以前歷史課上,好像是提到的古代西域有一個大食國(阿拉伯國家)。Saracen 是一個很冷僻的英文單詞,後來碰到這次演出的組織人之一,密大的陸大偉(David Rolstca)教授,講起這次演出時也說她原來不認識置這個英語單詞,我回家查了辭典和因特網,才知道Saracen(撒拉森人)是:1)古希臘和羅馬帝國時代敘利亞和阿拉伯之間的游牧諸遊牧民族的一員;2)十字軍東征時的穆斯林;3)阿拉伯人,我不知道為什麼Saracen(撒拉森人)會被選來代替猶太人。根據伊斯蘭教教義,不要說高利貸,就是任何與利息有關的商業行為都是禁止的。在莎氏原劇,法庭審判的結果是強迫夏洛克放棄猶太教然後皈依基督教,從而拯救了他的靈魂,使他死後能進入天堂,在《約/束》劇中的宣判之一是改成從此不許他再穿那種不合主流社會的奇衣怪服。

莎士比亞的作品被認為是世界文化的瑰寶,莎劇中放射出的強烈地人文主義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膽的藝術技巧,其意義早已超出他的時代和國家的範圍,不管文化、信仰、思想的不同,幾百年來人們都不遺餘力地讚揚搭的作品,研究他的作品,企圖理解他的作品,演繹他的作品,各種各樣的莎氏作品研討會和各種各樣的莎劇表演不勝枚舉。密西根大學就每年要劇辦莎士比亞研討會和演出,曾在當地報紙上看到過有演員在當地公園的樹林中,穿著跳現代舞的緊身衣上演莎劇,這次豫劇《約/束》的演出也是密大研討會的一部分。

莎劇的演出萬紫千紅,有的藝術家儘量想要貼近莎氏的原味;有的則嘗試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莎劇的內涵。《哈姆雷特》Hamlet 可能是莎士比亞創作中被談論最多的一個,據說好萊塢動畫片《獅子王》也是根據《哈姆雷特》改編的。國內也有把《哈姆雷特》改編成京劇、越劇等中式舞台劇的。回想起我們年輕時處於當時特定階級鬥爭環境中,最喜歡是劇中老臣波洛涅斯在兒子雷歐提斯遠遊時的忠告:「不要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凡事必須三思而行。對人要和氣,可是不要過分狎狔,相交的朋友,應該用在你的靈魂上,可是不要對每一個泛泛的新知濫施你的交情。留心避免和人家爭吵;可是萬一爭端已起,就應該讓對方知道你不是可以輕侮的,傾聽每一個人的意見,可是只對少數人發表你的意見;接受每一個人的批評,可是保留你自己的判斷,盡你的財力購置貴重的衣服,可是不要炫新立異,必須富麗而不浮艷,因為服裝往往可以表現人格;法國的名流貴人,就是在這點上顯得最高尚,與眾不同。不要向人告貸,也不要借錢給人;因為債款放了出去,往往不但丟了本錢,而且還失去了朋友;向人告貸的結果,容易養成因循懶惰的習慣。尤其要緊的,你必須對你自己忠實;正像有了白晝才有黑夜一樣,對自己忠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人們往往欣賞果斷的英雄人物,但是對經歷過人生滄桑的人,那個不會被那段最著名的獨白:「生存還是毀滅,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而引起心弦的共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要作巨大的決定時,哪個人沒有猶豫過?

愛情永遠是發劇一個重要主題。《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 由於其中悲壯的愛情,不知感動了多少個少男少女?如百老匯歌舞劇《西區故事》West Side Story 把此劇改成是 50 年代紐約兩個黑幫之間發生的故事,好萊塢也多次把該劇拍持不同的電影。《羅密歐與茱麗葉》多次改編成芭蕾舞劇,該莎劇與中國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相比,亦曾被改編成各種不同的地方戲。更有甚著,有演員用東北二人轉的形式來表演《羅密歐與茱麗葉》。

我不是文藝工作者,更不是莎士比亞作品研究者,只是所謂的管窺蠡測,在觀看演出以後內心有一點觸動。總之,時代在前進,人的品味在改變。幾百年來人們在用不同的藝術手法來詮解莎劇中所表達的永恆的人性,相信假以時日將會有更多的驚人之作湧現而出,隨筆寫到這兒,不禁想起清人趙翼《論詩》五首絕句的前三首,雖是說詩,也許能勉強地借用在莎劇上吧。


(一)滿眼生机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二)李杜詩篇万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三)只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2011 年 4 月 22 日於安城)

註:昨天(21 日)在一個 UMS 舉辦的聚會中,此次演出的組織者之一提出希望我能寫一些觀後感後,本人欣然從命,本是打算免費看白戲,進劇場沒帶筆也沒帶相機,現根據回憶匆匆寫上一些觀後感觸,若有謬誤之處,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