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製作《哈姆雷特機器
資料類型:製作背景
題名:劇本背景介紹
出處:《哈姆雷特機器》節目冊
出版地:臺北
出版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日期:1999/12/24
頁碼:3-4
語言:中文
摘要:1977 年由德國劇作家海諾.穆勒創作的《哈姆雷特機器》,形式上有著後現代的特質,內容以德國一戰以來的歷史和政權更迭出發,檢視人性面臨的困境。以戲劇教育群眾反思現實,為德國劇場素有的傳統,此劇亦然。

1933 年 1 月 30 日希特勒上台,這悠悠歷史裡決定性的一刻,為德國和全世界烙下永難褪去的傷痕。次日凌晨四點,年僅四歲的海諾.穆勒歷經他六十五年生命裡難以撫平的創傷,他的父親因具有社會民主黨員的身份而被捕。在被帶走的最後一刻,父親來到穆勒的房門口輕輕叫喚著他的名字。他卻假裝蒙頭大睡不應不理,直到父親隨著掩門後的沉默,確定被帶往邪惡的漫漫長夜。

年幼的穆勒第一次體驗到「背叛」的滋味,伴隨而來的罪惡感在之後的歲月裡不斷深繫於心。穆勒自承:「這是我的罪過,我在裝睡。這其實就是我劇場中的第一景。」換句話說,那晚的裝睡是以劇場中一再的驚醒為代價,而此後如童年臥房的門,集中營的鐵絲網,醫院的玻璃門等,都成為穆勒劇中的重要意象。

德國劇場素有將舞台視若道德法庭的傳統,寄望劇場裡透過知識分子與觀眾的直接對話,發揮教育群眾反思現實的社會功能。穆勒被人稱為繼布萊希特後的第一人,自然延續著德國此一傳統,在劇場裡點燃社會批判意識,引爆在座觀眾更為積極的改革行動。《哈姆雷特機器》便是這樣的一齣劇作。

形式上,《哈姆雷特機器》有著鮮明的後現代特質:斷裂的文句、跳躍的意象、連續性和不連續性的領密並置......等等,骨子裡穆勒仍從德國的政治、社會、歷史等層面出發,辯證著人性所面對的困境和難題。對德國人而言,莎士比亞一向被視為本國劇作家般從中獲得養分的慰藉,而哈姆雷特不斷和歷史及社會境遇周旋、纏門的特質,更被看作是德國人或德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原型。一如哈姆雷特在兩個權威交替中躊躇的特質,德國自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短短數十年間,歷經法西斯納粹集權、社會共產制度、兩德統、全球資本化的種種波濤,意識型態的衝突波未平一波又起,致使德國人面對自身的歷史和命運,註定要長久的辯證下去。

穆勒說哈姆雷特一角在他心頭縈繞了三十年,所以乾脆寫個短劇把他給殺掉;然而德國人在面對歷史時的無限反思,想必會因此在整個民族的歷史中活得更堅強。

穆勒強調必須在假象被徹底撕毀後,生命的本能才有悸動的契機。質疑著德國知 識分子的理性主義傳統,穆勒以缺乏統和製造高度肢體的劇作,批判僵死個人卻習焉不察的整體環境。透過穆勒,我們因此獲得一次機會,檢視著我們自己的時空,和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