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ION As You Like It [Jie da huanxi]
Data Type:essay
Author:Shi, Ming
Title:Shakespeare Is a Lucky Man [Shaweng shi ge xingyunzhe]
Source:Independent Evening News [Zili wanbao]
Place:Taipei
Date:1976/6/5
Language:Chinese
Abstract:The author argues that Shakespeare’s status as an icon in the West as well as around the world is a result of the political power of the British Empire, in addition to his literary and theatrical merit.

以現代學術研究秩序說,學術自我固屬於第一義,而學術涵蓋幅度的廣闊,也不能誣蔑它有兩層面,予以漠視。尤其學院派的知識探索,綜合比較是一種學術手段。

歷年中國文化學院戲劇系,在華岡藝展之際,均以莎士比亞劇作一部,和中國劇一部,相繼公演。它的教學意義,固然顯明,可是一般社會觀眾,不太瞭解這種學術價值,有以宗教意識或時代距離去批評莎翁劇作的。

莎士比亞在西洋戲劇史怎樣光亮起來?以及他為什麼能轟動世界劇壇?西洋文學史已有不少論述。有些捧莎翁的人,不惜把莎劇與基督教的「聖經」相比擬。

我認為:莎翁的成就,文學修養和戲劇鍛鍊,當然是原因之一,而這種文藝成就,並沒有力量使他成為西方的以至世界的戲劇偶像。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地位,至少該加上大英帝國的國勢影響。當英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時,正是英國以貴族為首大捧莎劇之時;趨炎附勢的風氣傳播,戲劇的研究、演出、討論,從而形成莎翁天下。

學院派的戲劇學者,如果放棄莎劇研習,便有劇史斷線之虞。西洋人一直到目前仍然每年有數以百計的人為莎翁寫論文,雖然已寫得山窮水盡,了無新義,而猶樂此不疲。一個作家的幸與不幸,莎士比亞正是一個例證。

莎士比亞現在還活躍在美國的學術領域中,不論學戲劇的、學英國文學的,甚至學詩的,都離不開莎士比亞。假若國勢可以帶動「學勢」的話,莎翁所踞的劇作「王」位,看樣子三二十年之間,還不容易動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