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ION Betrayal [Beipan]
Data Type:production background
Author:Perng, Ching-hsi; Chen, Fang
Title:From the Playwrights: “Wond' rous Faithful” [Feiguan beipan]
Source:Betrayal Performance Program
Place:Taipei
Publisher: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hinese Drama [Zhongguo wenhua daxue zhongguo xiju xuexi]
Date:2013
Language:Chinese
Abstract:The two playwrights redefine "betrayal," arguing that it can be a form of truthfulness to one's ideal. The protagonist's rebellion is no less a loyal act. Moreover, this production seems like a departure from Greenblatt and Mee's Cardenio but in fact it is the playwrights' fidelity to their vision of their own culture.

不要浪費時間去過別人的生活。不要受制於教條……。不要讓別人的七嘴八舌淹沒你自己內心的聲音。
(前蘋果電腦總裁賈伯斯
2005 年在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講詞)

我們能夠確知的是,莎士比亞經常改寫他人的作品,而他也預期自己的作品同樣會被人改寫。
(史蒂芬.葛林布萊)

當然是文化先書寫我們,我們才書寫自己的故事。
(查爾斯.密)

《背叛》的靈感來自葛林布萊(Stephen Greenblatt)和查爾斯.密(Charles Mee)的美國現代話劇《卡丹紐》(Cardenio),後者又改編自「失傳」的莎劇《卡丹紐》;故事源頭則可上溯至西班牙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 1547-1616)的著名小說《吉訶德先生傳》(Don Quijote de la Mancha)。卡丹紐本來不過是堂吉訶德旅途中偶遇的人物,卻一變成為跨文化改編的主角。而在「卡丹紐事件」中的插曲,也一變成為廿一世紀葛林布萊與查爾斯.密取材的「原著」。爾後,在梅隆基金會(The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的補助下,葛林布萊教授以此劇為本,規畫主持「卡丹紐計畫」(”The Caredenio Project”),開始進行「文化流動」(cultural mobility)的劇場實驗(http://www.fas.harvard.edu/~cardenio/index.html)。

包含《背叛》在內,至今凡有 12 個不同國家、樣式的「美國版」《卡丹紐》改編演繹本參與了這個計畫。而實驗的基本遊戲規則,就是規定各個作品「背叛」葛布萊!至於如何背叛,則關乎「在地的」(local)文化思考。也就是說,層層「挪用」的結果,看似步步「背叛」,其實卻可能因此彰顯改編者忠於自我當下文化背景的種種關懷。

我們所關心的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制約下,對於「背叛」意涵的中國式和現代化理解。所有與追尋、等待、無悔有關的情感,都應該擁有嘗試的權利,並且得到父權體制某種程度的寬容及諒解。「背叛」,有時只是忠於本心,真的非關背叛,且亦無損於人。在該劇中,主角的背叛行為或可解釋為對家國的忠貞:讓真正有治國理想與能力的人繼承大位,應該更勝於宿命的僵化規定。何況真愛還化解了仇恨,避免了無止盡的冤冤相報。

乍看之下,這齣《背叛》與葛林布萊及查爾斯.密的「美國版」《卡丹紐》相距甚遠,似乎是一種背叛,但別忘了他們的版本與「原著」同樣大相逕庭。於是,這種「背叛」,乃成就了另一種「忠實」!至於本劇與《卡丹紐》的唱和、對話,熟稔原著的細心觀眾當能體會。

《背叛》籌演期間一波三折。感謝葛林布萊教授和梅隆基金會的支持,楊世彭教授對劇本初稿提出許多精闢的看法,以及劉慧芬主任、李寶春導演的費心。是大家的努力,使《背叛》終於搬上舞臺,成為「卡丹紐計畫」中不缺席的一員。歡迎各位來看戲,一同見證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