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ION The Tempest [Baofengyu]
Data Type:production background
Author:Lee, Yi-chin
Title:Composer's Notes [Chuangzuo zishu]
Source:The Tempest 2004 Premiere Program
Place:Taipei
Publisher:Contemporary Legend Theatre [Dangdai chuanqi juchang]
Date:2004/12/30
Pages:73
Language:Chinese
Abstract:In discussing the plot and music of this play, the composer says that he aims to present the combination of and contrast between East and West. He points out that the vocals are processed with granular synthesis, and that traditional instruments and new technology are both utilized.

在這齣充滿「意猶未盡」想像,並置東西傳統、哲學,交錯保留西方文本情緒與中國唱腔身段所建構的「魔幻」京劇,我想嘗試讓人聲透過電音微分合成處理(granular synthesis),並讓傳統樂器與新造聲響以現代技法和語彙來呈現能夠「兼容並蓄」的音樂形式,哲學性表象具體而微呈現了東方抽象的儒、釋、道與西方具象的情節衝突和融合。

藉以貫穿全劇的是一種來自底層的聲音,是地心的鳴動,突化為風,或化為雷。又如空氣般飄進的仙樂,適時地,當卡力斑陳述祖靈時襯以原住民歌聲抒詠,此俱以音樂劇來串連為一體,因元素已眾多,作曲不必太花俏,由唱腔作主旋律即可。

在保留的中國戲曲唱腔,它是無盡循環五聲,它講協調與統一,因為它的單線旋律主引,無生無滅,相較於西方(或現代)的技法,它已無調,亦已藉解構後之具象與極微,講的是織度、對比與衝突,而島靈(原住民)的真實純樸,亦見證禮儀教化前後,文明衝突下的人性價值,他,還是受迫害。

在這綠茶與咖啡對話的衝突與對比之中,我們不難發現─以東方眼光來看,它是一切因果循環生滅因緣,此一亙古今來不滅之輪轉,不論在傳統或現代劇場上,它永遠超越主題,也在貫穿下得了協和。

在當代傳奇劇場十八年來的努力下,傳統戲曲與西方正典的結合,從《慾望城國》、《樓蘭女》到《李爾在此》等,每一次轟動都帶來強心劑,但中國戲曲在台灣的未來產值下一對策是什麼呢?眾所週知,全世界的藝術舞台上各形各色的表演早已百家爭鳴,結合傳統與現代,融合多元化特色的方向,對劇場發展及現代觀眾或市場,它已是肯定的事實與參考指標,現存傳統戲曲唱腔,大致在這一百年前即已確定,但我不得不去思考在現代或未來,比較性上的,所有東、西戲曲在歌劇(Opera)、音樂戲(Musical)、戲劇(Drama)或儀式(Ritual)的發展來參考,現已是新世紀的開始,需要,也必要繼續鼓勵創新與發展,唯有不斷吸收與突破它才能帶來新的生命,相較於樣板或正確的意識流,當代傳奇劇場絕對值得喝采。

儘管我還是在每一次演出後,期待下一次的突破,因為它難能可貴,也因為它從這兒生根,從台灣出發,它還有著更多的挑戰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