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ION The Tempest [Baofengyu]
Data Type:news
Title:Endless Performance [Yanchu shengshengbuxi]
Source:Official website of the Contemporary Legend Theatre [Dangdai chuanqi juchang],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U MAGAZINE
Place:Hong Kong
Date:2008/12/9
Language:Chinese
Abstract:Ever since its premiere in 2004, The Tempest has been modified every time when it is performed. The performance in Hong Kong this time is impressive as well.

落實 2004 年首演的版本之前,徐克和吳興國前後討論過六個版本,「最初的『十二章經』版本其實是講佛經,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暴風雨》講的是人性的相互衝突,是生命的問題,所以我們想到用佛經。但莎士比亞的原來精神會不會被佛經蓋過了?觀眾會不會覺得缺少了原本莎劇精神內涵?後來我們又想過講過《暴風雨》的幻魔世界,講人的惡善,人的破壞力究竟有幾大?又可以寬恕幾多呢?」

一直揣摩到最後,終決定盡量保留莎士比亞給與《暴風雨》世界的設計。

2004 年演出以來,《暴風雨》每次共演都會做調整,「每次演出我們都發現劇本的一個境界,對做為一個創作人的我有很大感染力,睇一本書一個劇一幅畫,好難不斷翻出新的感受來,但《暴風雨》就有這個空間。」

今回來港演出又有另一番可觀,「比如『審判』那場本來只是唱,由幾個人去演,後來發覺需要令審判帶有更大諷刺意味,於是我們將審判做為一個心理狀態。自己扭曲自己的身體,自己去審判自己。」另外一場戲「烏托邦」也有了一些新意念,「如何表現理想國呢?不如用木偶的形式去做,木偶沒有具體,只是一個概念,人對理想國都是一個模糊、不切實際的概念,最後角色都會諷刺自己:『是我為大家講的一個笑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