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ION The Tempest [Baofengyu]
Data Type:review
Author:Shi, Hui-wen
Title:A Sky-Blocking Storm: On the Contemporary Legend Theatre's The Tempest [Zhi jian fengyu bu jian tian: Ping Taiwan dangdai chuanqi juchang Baofengyu]
Source:Website of IATC Hong Kong, originally in Wen Wei Po [Wenhuibao]
Place:Hong Kong
Date:2008/12/7
Language:Chinese
Abstract: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Tempest incorporates too many elements, causing incongruity and leaving many loose threads. While the director toys with sets, costumes, and jingju elements, the mystery and philosophy in the original text get lost.

文:時惠文 香港專上學院講師,對詩歌與戲劇有濃厚興趣,業餘時間為香港舞台劇寫藝評。

同行在劇評路上-大專學生劇評寫作導領計劃 2008 新進劇評人作品選登

作為莎士比亞最後的長劇,《暴風雨》一直是學者爭相研究的對象:與其他莎劇不同,人們很難將它簡單地定義:全劇悲喜交加,集魔幻與傳奇於一身,也被譽為莎翁「詩的遺囑」。原劇本身的複雜性已足夠令表演極具挑戰,如今台灣「當代傳奇劇場」請來了三地的藝術家,將它以跨文化的京劇形態呈現,工程之浩大不言而喻。

對我來說,第一次經歷西方經典戲劇與東方歌劇的結合,還是充滿了新鮮感。尤其是第一場「暴風雨」和第二場「海難」:呼嘯的暴風,只是精靈手中揮舞的綢緞;要表現大難中四分五裂的船身,卻只在舞台上吊起了船頭,放下了柔美的桅欄。對暴風雨這段處理,極具東方柔和的魅力,加上色彩和舞蹈運用到位,成了一席不折不扣的視覺盛宴。同時,也成功地表現了人類與自然之間、現實與魔幻之間的強烈反差。

除此之外,《暴風雨》在聽覺上也帶給觀眾少有的體驗:以京劇唱出莎翁獨特的自由體詩句,以台灣原住民的歌謠表現卡列班的屈辱,以及老生花旦反覆唱誦的英文名字,別致而新奇。

不過,形式的新穎還是不能代替內涵與表演。我認為,導演在《暴風雨》裡加入了過多的元素,節奏也掌握得不夠到位,令原著本來繁雜的人物與情節,有些無法收拾。所以很多章節和場面分開來看都做得精緻完美,但無法融合,有明顯的拼湊痕跡。例如,話劇開場前有一段引子,引子中出現了很多畫面:佛像、羅漢、波浪、字符,讓人聯想到道士與謎一般的波布羅。本是很好的意象,卻沒有進一步延伸到戲裡。導演似只是強調了自己對電影影像的技巧,這些畫面與之後的敘事似乎格格不入。

但這一齣莎劇有其獨特的地方,魔法師波布羅雖為主角,故事也是圍繞著他的復仇展開,但是他的戲份並不重。他更像是掌握著傳奇進程的魔法師,吟誦史詩的遊吟詩人,甚至是莎士比亞本人。他所控制的,是戲的節奏。不過京劇的表現上來講,「唱唸做打」中,「唱」最細膩,費時最長,不適合用在說故事的波布羅身上。

在人物處理上,反而是波布羅周圍的小人物,如卡列班、愛麗兒等更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少了嗯嗯呀呀的唱段,多了京劇「唸」和「打」的部分,戲味更濃,個性更突出。卡列班直率地表達不滿,愛麗兒精闢地調侃,直接生動,強過波布羅的冗長自白。不過,精靈和「泥巴」本來就簡單過人類,也可愛過人類。

最後結尾的獨白,波布羅與觀眾互動,要求觀眾還他自由,頗具玩味,也有要做 metafiction 的意圖。本人卻覺得導演把《暴風雨》導成了張藝謀的《英雄》,玩弄了場景、服飾、京劇的元素,卻少了原著的神秘和哲理。甚麼都有了,又好像什麼都沒有。

恐怕是我進劇場前期望過高,因此不免有些失望。

文章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