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ION Twelfth Night [Di shier ye]
Data Type:production background
Author:Wu, Zheng-han
Title:An Analysis of Twelfth Night [Twelfth Night juben jianxi]
Source:Program
Place:Taipei
Publisher:Department of Theatre and Drama,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daxue xiju xi]
Date:2004/4
Pages:7-8
Language:Chinese
Abstract:an analysis of the play

《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是莎士比亞創作第一時期寫下的最後一部喜劇,也是他喜劇的顛峰之作。《第十二夜》這個劇名與劇情本身並沒有直接的關連。所謂第十二夜指的就是一月六日,聖誕節過後的第十二天,這天是紀念耶穌顯聖靈的節日主顯節。按英國舊俗,每逢這天晚上,宮中都有戲劇活動的展演,這個劇便是供此時上演所用,故得此名。但作者在後頭下了一個副標題「隨你便」 (What You Will),將整個劇本的主題做了清楚的概述。

基本上來說,如其副標題「隨你便」所顯露的意涵,整齣劇充斥著願望與欲望的展現。其中欲望的表現形式分為兩種:一種即以 Viola、Orsino、Olivia 等人為中心的主情節線,著眼於浪漫愛情的奉獻與追求;另一種則是以 Malvolio、Toby、Andrew 等人為主的次情節線,著眼於名利與私慾的渴望。首先,以主情節線來說,愛情的錯認巧合將 Viola(Cesario)、Orsino、Olivia 串結在一起,糾結成一段難解的三角戀情,也是全戲主軸。Viola 女扮男裝而成為 Cesario,使得 Olivia 愛上 Cesario,可是 Viola 卻不可能愛 Olivia;Orsino 愛上 Olivia,可是 Olivia 卻不愛 Orsino;Viola 愛上 Orsino,可是 Orsino 對 Cesario 雖有關愛,但根本就想不到這一點,因為對他而言 Cesario 只是一個小男孩。Antonio 如膠似漆地跟隨著 Sebastian,願意為他犧牲奉獻,究竟是出於友誼抑或同志情誼,此段未解的關係形成兩個男性之間的曖昧形象。在第五幕第二景中,Orsino 直接來到 Olivia 面前示愛,直接地遭到回絕,後來又得知 Cesario 和 Olivia 結為夫妻的消息,Orsino 大驚,氣得直說再也不要見到 Cesario,此點將整個戲劇衝突推展到了頂點,使得危機(crisis)因此產生。這一切把觀眾引入了迷宮之中,幸而 Sebastian 的出現,Olivia 將 Sebastian 誤認為 Cesario,不知情的 Sebastian 速即接受了 Olivia 的愛意,這段巧合成就 Sebastian 和 Olivia 之間的愛,打開這個有趣的結,使得衝突得以解決,最後以莎士比亞喜劇中慣用的婚姻結褵大團圓場景收尾。主情節中的各角色對其願望皆有一定指涉的對象,關係如下簡圖所示:(→所指為其愛戀的對象, ⇢ 所指為一種曖昧關係)

Orsino
Viola / Cesario Olivia Cesario / Sebastian Antonio

再來,則是以 Malvolio、Toby、Andrew 等人為主的次情節線,以下階層的人聯合起來捉弄 Malvolio 為次情節的主要內容,在第二幕第五景達到此情節的戲劇高潮。同樣是對於願望的追求,這裡著眼於名利與私慾的渴望,與主情節中對愛情的犧牲奉獻是兩種截然不同對比。Malvolio 對主人 Olivia 表面上是盡忠職守的好管家,然而骨子裡卻對 Olivia 不懷好意,對名利的渴望,為一種僭越的欲望展現。劇中利用下階層對 Malvolio 的捉弄,對其心中潛藏已久的利欲與渴望,做了一個極為諷刺的聲明。同樣受到愚弄的 Andrew,為了高攀 Olivia 的雍容華貴受到 Toby 的利用,傻裡傻氣地被牽著鼻子走。Toby 對於間 Maria 的情愛,乃出於下階層的縱情與私慾,一種僅止於表面的膚淺情感,與上階層至高無上的浪漫愛情實有很大的差異。下階層的關係簡圖如下所示:

Malvolio →→ Olivia ←← Andrew
Toby ←← Maria

如果把主情節當作是主體,那麼次情節則提供了背景:前者為喜劇提供了浪漫的柔情,後者為喜劇提供了歡快的氣氛。上階層的貴族生活充滿音樂、感嘆、愛情的渴望與追逐,乃是陽節奏的期待;下階層的僕人生活則充斥著飲酒、嬉鬧的景象,乃是快節奏的縱情。這兩者雖作用不同,但並不是互相隔絕的。Malvolio 向小姐的求愛,Viola 在小姐與公爵之間的往來,還有女僕 Maria 活動,藉由主情節和次情節的交錯,把上下兩層結構縫合在一起,使戲劇節奏的掌握得以調和。這種結構產生特殊的戲劇效果,使嚴肅與詼諧的場景交替出現,浪漫多情與滑稽逗趣熔為一爐,抒情與滑稽性赫然並列。

其次從幾個主要名詞或名字的意義中,可推敲出一些與本劇息息相關的主題線索。整齣戲的背景設在 Illyria,本義有幻想、幻影(illusion)之意。在這種夢幻之處愛情似乎有各種千變萬化的可能,也因為沈溺在這個充滿幻想、幻象的國度裡,每個人都可以竭盡其力、極盡所需地去追求和抓住每一段可能的愛情,填補心中每一處欲望的空缺,沈迷在自我爛漫的遐想與浪漫的追求,因此這個劇裡的每一個人正是在這樣空虛的靈境中,汲汲營營地尋找自己所企求的可能。

Viola 和 Olivia 這兩個名字是互為重組字(anagram),即都是由相同或相似的字母所組成而排序重組,這兩者似乎由 volere 而來,在義大利文即 will 之意,在英文裡也有 volition 一字,與 will 的意思略同,實為一種欲望的體現。建構在這樣的基礎上,兩個角色出現許多同質之處。Viola 由於船難而與她的親兄 Sebastian 從此分離,杳無音訊,起初在她心中似乎已經間接地斷定 Sebastian 的死亡;Olivia 由於兄長的過世,悲痛之際,她發誓從此不肯會見男人。Viola 偷偷地愛戀 Orsino,而 Olivia 卻不知情地愛上了女扮男裝的 Viola,兩人都在機緣巧遇下,選擇愛上了不該愛上的人,這是整個問題的糾結所在,也是整齣好戲的開始之處。Olivia 愛上 Viola 遭到狠心拒絕,一如 Orsino 遭到 Olivia 拒絕;Olivia 從 Viola 身上自嘗愛情的苦味,Viola 成為 Olivia 形象的反射。另外,Malovolio 由 mal 和 volio 兩個字所組成,在義大利文裡有「壞心」之意,暗示他內心的不懷好意。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在《移動的點》(Shifting Point)一書中指出戲劇是一個移動的物體,可以從人類文化的演化中不斷吸取新的經驗及新的生命。因此,我們也試圖在這次的莎劇搬演中添加許多新的元素,以視覺搶眼的普普風格作為整齣劇背景,將演員的線條烘托出來,以多樣的嘗試活化莎劇並擦撞出各種不同的可能性,用一種現代的觀點詮釋帶給現代觀眾一種新的視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