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ION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Zhongxiaye zhi meng]
Data Type:essay
Author:Wang, Wanjui
Title:Original's Future and Translation as History [Yuanzhu de laishi yu yizou de lishi]
Source:Liberty Times [Ziyou shibao]
Place:Taipei
Date:2004/11/5
Language:Chinese
Abstract:The article is about translation of foreign plays. The author praises the actors’ movement and overall rhythm in the Spring Wind Art Theatre’s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and notes their attempt to combine Chinese culture with Western culture via the use of Beijing opera makeup and gongs and drums.

國外劇本的演出一直是台灣劇場界發展史上一條不止息的脈搏,不論是改編或直接搬演原著,側至使用原著的語言,相信大部分的學者與劇場工作者都能認同,這無疑刺激著台灣劇場的原創力與活力。只是國外的劇本要能被廣泛接受,「翻譯」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對於觀眾來說,理解劇本意義的重要性,似乎遠大於原著的藝術性。但好的翻譯劇本的出版,可以適當彌補觀戲後重新閱讀的快感,近年由鴻鴻主編的當代翻譯劇本就是跨國籍的系列經典。

然而,如何使一個翻譯劇本在台灣成功的演出?相信這個問題有很多的影響變因,比如燈光、音效、舞台等等,這裡只想從翻譯語言的角度切入。就劇本的演出考量,忠實翻譯(直譯)的方式是難以在舞台上發揮生動語言的效果;再者,最忠實的翻譯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將發現改編劇本,一方面保持原著精神,從演員的語言上作調整,也許是國外劇本在台灣較好的呈現方式。

若一定維持翻譯劇本的形式的改編,使用當地語言是勢必要走的路,就是整個劇本從頭到尾認真的斟酌與修飾,留意劇本整體的精神結構。九月初南風劇團《仲夏夜之夢》公演是個很好的例子,在德國導演的排練下,走位精準和節奏拿捏恰到好處,融合京劇的化妝與鑼鼓點展現中西藝術融合的企圖。

然而也是在莎士比亞常被強調的韻詩結構上,語言,卻成為最危險的環節。一但沒有把原著中不可言說的神秘意義與精神消化,一切的努力將會減損大半,因為普通觀眾並不了解莎劇原著中殘酷的人性和虛妄的欲望指涉。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翻譯者的任務》中提到:「雖然詩人的詞語將在他自己的語言中持存,但甚至最偉大的譯文也注定要成為自身語言發展的組成部分,最終隨著語言的更新而滅亡。」原著本已存在,它的譯文成為未來歷史一部分的同時,原著繼續其死去與重生的歷程。有趣的是,相異甚大的語言系統與詞彙句構,正豐富原著的文本意涵。

劇本的統一性與完整性,即使是譯作也無法忽視。我不禁想起台南人劇團對全本《安蒂崗妮》、《馬克白》福佬發音的堅持,或弄劇團編導陳德安折解重組三齣莎劇而成的《馬諟嵐城》(Messland)。也許,那些偉大的劇作家和劇本的來世,將以另一種優雅的腔調,在台灣找到「翻身」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