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ION Rouge Tiger and Lion Dog [Yanzhihu yu Shizigou]
Data Type:production background
Author:Ku, Vivien H. C.
Title:Jingju and Grapes─Producer's Notes [Jingju yu putao─zhizuoren Gu Huaiqun de hua]
Source:Rouge Tiger and Lion Dog Performance Program
Place:Taipei
Publisher:The Koo Foundation
Date:2002/5
Language:Chinese
Abstract:The producer draws an analogy between jingju and grapes, suggesting that fine products are results of transformation.

時間是條長河,後浪推前浪,表面上緩緩,暗底裡湍湍。近幾年來台北京劇現象裡的滔滔渦流,就見證了它的快與狠:先是音樂由皮黃吹打變出管弦加電子,再是服裝由蟒披靠襖變出薄紗纏繞,再是題材由傳統的忠孝節義變出外國劇本改編、變出台灣老故事、又變出愛情傳說,再是借重舞台劇高手當導演,排出大量「動作舞台劇化」、被稱為「話劇加唱」的新作,再是主旨由教化第一變到娛樂為主。最近則是有國光劇團推出的思維京劇《閻羅夢》,以及諾貝爾獎得主高行健行將以戲曲演員創排「不是京劇、卻融合了京劇元素」的新型劇《八月雪》。

看來京劇真是一個柔和順變得好劇種:你怎麼來,它怎麼接──反正是吸收了大江南北七大劇種的精華長大的,「變」字難不倒它!看來京劇亦是一個豐富好用的劇種──訓練有素、唱唸作打武俱全的演員與程式;愛怎麼用就怎麼用,大家各顯神通。這就碰觸到了一個有趣的議題:似京劇這樣一個在「變」中長成的劇種,它究竟有沒有所謂的自體性?也就是說,千變萬化之中,有什麼不能變的沒有?即使是樹木在生長的過程中都必須有所「取」(向光性、向水性)、「捨」(背地性),才能高大茁壯;台灣的京劇藝術現在彷彿有無窮可能,但它卻要怎樣取捨,才會走出一個更亮麗的自己?

「走」的方向應依據存在的目的與意義而定。法國的魯瓦河流域沃野千里,遍地栽滿了葡萄,是世上最著名的葡萄酒區。但只要開車經過葡萄園的人,都不會忘記初見那些葡萄時的訝異:「啊?是葡萄?怎麼會長成這個樣子?」。魯瓦河流域的葡萄「叢」長得又矮又密,而且直挺挺地站著,完全沒有棚架。如同台灣的茶樹一般,它們被規規矩矩地,一畦一畦地「修理」栽植,等待果農的收成,然後交給釀酒者,進行化學變化。變化完成時,找不到葡萄了,葡萄化為香醇甘美的酒。魯瓦河流域的葡萄為「酒」生、為「酒」死,釀酒者的賞識是它們最大的滿足,「酒」香「酒」好是它們至多的成就。它們存活的目標不在頂風冒雨高掛架稍,適情適性地尋找自己的嬌娜和陽光,也不想讓人們停車駐足,攀藤踏梯:「啊,葡萄!」「好大的葡萄!」「好甜的葡萄!」「小朋友,你認識葡萄嗎?」「這是綠葡萄、那是紫葡萄,這個有子、那個無子,這個甜、那個酸…」。一樣是生、一樣是死、一樣進入了人類的肚腸,魯瓦河流域的葡萄經過質變,把本色與本名給了「酒」,成為「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喝酒的人或許在品嚐的那剎那假充內行地帶上一句:「哪一年份的?」但他們的主要興趣不在葡萄,也不會在開車經過葡萄園時興奮地指著棚架:「看!這是著名的『利斯零』種葡萄,讓我生吃一串,因為它能釀成好酒!」

葡萄可以經過釀製,去做酒;也可以保持本色,佐餐供食。前者雖然消失在釀酒的過程內,但化身醇美的飲料。後者縱使被洗了、剝了皮、切對半、丟在杏仁豆腐裡,還是葡萄本色,滋養爽口,不遜美酒。京劇的發展只要有方向,不必「齊步走」。它大可進入其他劇型或藝術型態,豐富他人;也可維持本性,發揚光大,成就自身。重要的是:藝術家自己或劇團的藝術領航人必須做個選擇。有了選擇,才有定位。有了定位,才能在千變萬化中談取捨、談方向。有了方向,才能談開什麼花、結哪種果。

京劇不管朝哪發展,主要都靠藝術家的技藝、創意、與工作態度掌舵。酒的好壞或許還能靠釀酒者;葡萄的甜酸卻靠自身。願意釀酒的,找來好的釀酒者,修剪打理,不畏質變,發展新型。願意以本色示人的,努力吸收人好,發揚己長,勤於創新,不拒精進。沒有了「釀酒者」的參與,失敗更無藉口!說穿了,事在人為。

至於那些超過我們能力所及的時代巨浪,讓我們這樣相信:飯桌上,一盤甜蜜多汁的新鮮葡萄與一杯陳年老酒應是各具特色,同樣迷人。不管是醇酒還是水果,只要好吃好看,人們不會隨便把它丟進垃圾桶去的。

夢也許會破碎,人生不能沒有追求。

(本文轉載自 91.5.14中國時報人間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