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ION Romeo and Juliet [Luomiou yu Zhuliye]
Data Type:production background
Author:Yang, Daniel S. P.
Title:Written before the Performance of Romeo and Juliet [Xie zai Luomiou yu Zhuliye yanchu zhiqian]
Source:Performance Program of Romeo and Juliet
Place:Taipei
Publisher: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Guoli Taipei yishu daxue]
Date:2006/6/10
Pages:4
Language:Chinese
Abstract:The director recalls his past experience with the play and defines this production as an "orthodoxy" one.

導演

由我中譯執導的莎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六月初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演出之後,將在台北城市舞台公演四場。首演前夕,不免憶起過去三十年來跟這齣戲的一段「交往」。

首先應該略談這個劇本。這不是莎士比亞最好的悲劇,但卻是最為觀眾熟知的一齣。由於故事的通俗,電影版本的流行,大家對愛情的憧憬,對殉情者的同情,這齣悲劇被觀眾接受的程度,遠遠超過比它撰寫精彩的「四大悲劇」。大家若到意大利維洛納城的「朱麗葉故居」參觀,眼見絡繹不絕的觀光客排著隊登上朱麗葉的陽台,看看「故事」週圍牆上萬千情種的簽名,你就知道這對少男少女的殉情故事,是多麼深植人心了。

莎翁撰寫這個劇本約在 1595、96 年間,那時他僅 31 歲,尚未成名。一些專書的記載及近年走紅的《莎翁情史》(拍得極好但劇情大多杜撰)述說,那時他遠不及同時代的馬羅(Christopher Marlowe)及莊生(Ben Jonson)受歡迎;馬羅撰寫一劇收費二十英鎊,莊生為宮廷劇寫作可獲 45 英鎊,而我們的莎士比亞僅值六鎊一齣。此劇寫成後也未走紅,十七十八兩個世紀僅有改編本出現,要到十九世紀中葉才開始以原貌呈現,而演出也往往在朱麗葉自殺後結束,失去原劇終結時兩家世仇因兒女殉情而告終的社會意義。這齣戲因有群毆、群舞及三場激烈打鬥,在職業導演的心目中屬於比較煩難的劇目,因此一般劇團也較少搬,改演比較容易的其他莎劇。

過去四十年來我看過十幾個《羅朱》的演出,號稱世界最大劇團的英國皇家莎翁劇團的演出,我也看過四齣。印象最深的有兩個,一個是他們 1976 年的製作,由名演員 Ian McKellen 主演羅密歐,那時他已年過四十,現在倒是好萊塢的長青演員,目前正在台北上演的《達文西密碼》由他主演壞蛋,年前的《魔戒三部曲》也由他飾演好人 Gandolph 一角。McKellen 的羅密歐雖嫌過老,他的搭檔也同樣嫌老,但兩人的功力還是顯見,飾演甘草角色墨古修的演員更是當時皇家莎翁劇團主將之一的 Michael Pennington,因此這齣製作精良的「傳統式」《羅朱》就精彩紛呈了。

二十年後我在莎翁故鄉又看了一齣精彩的《羅朱》,由相當走紅卻又經常離經叛道的 Michael Bogdanov 執導,目前在電影界蠻紅的 Sean Bean 主演羅密歐,採用現代服飾,紅色敞蓬跑車開上舞台,舞會一場在游泳池畔舉行,喝醉酒的賓客還跳進水裏,熱鬧有趣但也甚具藝術水準,贏得當年倫敦職業劇場的 Olivier Award「最佳演出」獎。九年後我跟 Bogdanov 商量好在香港話劇團合導一個現代版的《羅朱》,結果皇家莎翁劇團把他搶去,讓他執導期望已久的《浮士德上下集》,我要等到 1997 年才把這位天才橫溢的導演請去香港執導易卜生煩難的《培爾金特》。

我曾在 1975 年導過一次《羅朱》,那是在美國深具歷史且蠻有名氣的科州莎翁戲劇節,演員群中有兩位已在好萊塢混出名堂。對這齣戲印象最深的計有兩個,一個是我與其他兩位莎劇導演一樣,僅有 98 小時把這齣將近三小時的戲排出來,還有一個就是請到了好萊塢擊劍打鬥專家 Mel North 助陣。這位先生以指導 Kirk Douglas金像獎鉅作 Spartacus 的羅馬人獸決鬥場面成名,也負責早年《劍俠查洛》影片系列的鬥劍設計。在這位名家的指導之下,我那《羅朱》的群毆與決鬥火爆精彩,贏得觀眾的一致稱許。

這次能為北藝大中譯執導《羅密歐與朱麗葉》,其實是好幾個因素的湊巧促成,在我個人來說,乃是難得的緣份。兩組三十幾位演員在過去兩月中與我合作無間,排練場內充滿愛心及喜悅。佈景設計 Donato Moreno 先生是我在美國及香港的老搭檔,北藝大的陳婉麗、簡立人、張曉雄、張佳韻、楊金源老師雖都是初次合作,居然出相當的火花,令到此劇在服裝、燈光、舞蹈、樂曲錄音、技術合成方面都有很好的成果。此劇的擊劍打鬥請來美國伊利諾州莎翁戲劇節的 Paul Dennhardt 教授,他還帶來兩位自費助手,這份誠意令我感激,他的才華及敬業也令我敬佩。這個製作群很早就開始討論,最後我決定製作一齣台灣不易見到的正規版本,不顛覆,不解構,雖有八百多行的節刪,但仍保持莎劇的原貌。這齣戲的規模與水準,除了有些演員年紀略輕外,應該接近歐美職業劇場的規格,對於目前台灣的劇壇,這份獻禮希望還具意義。觀眾及劇評家是否欣然接納,我們無法預知,但我們的誠意,卻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