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ION My Daughter's Wedding [Fuchun jia nu]
Data Type:production background
Author:Yang, Qi-wen
Title:Best Wishes to My Daughter's Wedding [Fuchun jia nu de zhufu]
Source:My Daughter's Wedding Performance Program
Place:Taipei
Publisher: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Guoli Taibei yishu daxue]
Date:2007/10/12
Pages:3
Language:Chinese
Abstract:Based on William Shakespeare's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My Daughter's Wedding is the first Hakka musical in Taiwan. It is one of the major initiatives to celebrate the National Theater's 20th anniversary.

兩廳院廿週年慶的系列節目中,推出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大型客家歌舞劇《福春嫁女》,是中心年度製作的重大創舉之一,尤其是製作方面,委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執行演出與規劃,並在朱校長全力促成中,結合校內跨系整合,由吳榮順主任擔任藝術總監,並由展演中心統整舞蹈、戲劇、傳音、劇設與音樂系的支援,並且經由海內外藝術家的參與,公開甄選演員,《福春嫁女》未演便造成轟動,其實是不難理解的。

客家文化在台灣,長期以來都居於弱勢,往往只在選舉時呼喊一下而已,但是近年來,台北在陳水扁當市長年代,完成了北市客家文化中心的興建使用,民進黨執政後,又設立客家電視台、客委會,全力振興客家文化作為台灣文化形式的一環。短短幾年的努力,客家文化在多元族群發展的向度中,台灣紅、台灣青,漸漸化身為台灣主要的代表色彩,客家文化作為主流台灣文化的地位明確建立。

文化的認同,固然是民族自信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缺乏明確的目標與決心,仍然無法發揮成效。本次客委會主委李永得的前瞻作法,引進大型客家歌舞劇的雄心,不但替客家文化注入親視野,也讓客家文化融入全球歌舞劇之林,讓客家山歌小調、採茶戲及童謠,都在劇中化身而出。這種大膽嘗試,也是形塑文化不可或缺的行動。

歌舞劇之所以膾炙人口的原因,就在於劇情總在簡單的故事背景,配上流暢易懂的音樂旋律,最後都是在圓滿和解中落幕,讓觀眾在欣賞中,永遠帶著一份歡樂的期待與輕鬆的心情,是一份沒有壓力的甜蜜負擔。一如飽餐之後,再享受一杯好茶與一份甜點的美好一般。

《福春嫁女》的結構簡單,取材自莎翁的經典劇本,再轉化結合在地素材,發展出一齣老少咸宜的舞台劇,劇中情節高潮迭起,人物靈活鮮明,愛情一路從電光火石之間的爆發力,演變至雙方試圖壓制對方的角力戰,在愛情追逐的磁場中,以親切質樸的山水風情,濃情蜜意配上妒火醋意,這場《福春嫁女》在導演蔣維國的巧手點睛下,歌舞劇的效果不但淋漓盡致,而且通達活潑,一波波的熱歌勁舞,絕對打響客家歌舞劇的首創之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的演員都是一時之選,深具舞台及歌舞劇演出的經驗,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專業優質製作與襯托之下,以最大人力資源的投入,相信呈現在國人面前的演出必定令人激賞。

兩廳院作為國家表演藝術的主要殿堂,很高興在《福春嫁女》的製作上,有機會和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所屬藝術家,通力合作,打造台灣首作客家歌舞劇《福春嫁女》的演出。在呼籲建立台灣自主文化的同時,我們也希望未來不只是客委會投入客家藝術的開發,而是跨部門的文化整合,此時更應大步向前!

兩廳院藝術總監
楊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