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ION My Daughter's Wedding [Fuchun jia nu]
Data Type:production background
Author:Wu, Rung-Shun
Title:Artistic Director's Notes [Yishu zongjian xu]
Source:My Daughter's Wedding Performance Program
Place:Taipei
Publisher: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Guoli Taibei yishu daxue]
Date:2007/10/12
Pages:5
Language:Chinese
Abstract:My Daughter's Wedding, based on Shakespeare's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is a musical portraying the Hakka people’s situation and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The creative team consists of top-notch artists, most of them not of Hakka descent. Yet, elements of Hakka culture unfold smoothly in this production, a collaborative effort by nearly 300 people over a year's work.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這次聯手製作新客家歌舞劇《福春嫁女》,我心中最大感觸是,跌跌撞撞了近一年,所有不可能最終化為可能,所有原先看似錯置、衝突的爭執點,終於在李永得主委和朱宗慶校長的全力支持下,磨合了眾人心念、意志與決心,似乎為客家表演藝術找到了一個新方向。

回想十個月前,甚至更早,約莫是去年底,接下了這齣新客家歌舞劇的藝術總監工作,心中忐忑不定。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從無製作音樂歌舞劇經驗,但我們有音樂系、舞蹈系、戲劇系、劇設系、美術系可供支援,我們願意嘗試。在初步的想法裡,北藝大既是表演藝術專業學府,我們可提供的製作規格應該可以是大型的,作曲也可超越目前國內製作音樂歌舞劇多以編曲、編腔為主、而非原創作曲的水準,加上專業演員,這個製作既有實驗意義,又有專業成績可供預期,大家非常期待,期待為客家表演藝術開創出嶄新活潑新格局。

新客家歌舞劇《福春嫁女》的劇本框架初始構想來自莎翁的名劇《馴悍記》。一開始的構想就希望,這齣戲是發生於現代時空,表現的是現代客家人處境與文化。莎士比亞的劇本戲劇張力毋庸置疑,加上兩位年輕編劇林建華、黃武山的改寫,兩人是新世代人類,所思所想本來就較接近當代,聯手編寫的劇本具有活潑創意,一些場景比如網咖、電玩、電腦、重型機車都寫了進去,果然非常「e 世代」。莎士比亞的劇本原型、現代客家時空的改寫,這兩項決定,讓《福春嫁女》這齣新客家歌舞劇成了承載客家文化的載體。

但製作一齣音樂歌舞劇,尤其是「客家」音樂歌舞劇,畢竟是創舉,很多關心客家文化的文化界人士對劇本裡男女性別階級意識、客家文化的置入、客家音樂的挪用、客語的韻味等等,表達熱切關心。事實上,整個創作過程裡我也一直思考,究竟「新客家歌舞劇」是什麼樣的一種表演型態?創作組主導決定的藝術走向是對的方向嗎?過程裡許許多多辯論、思考,無不環繞著這個題目而來──我們今天做出了一齣「客家歌舞劇」,是不是真的可以為客家表演藝術研創出新元素、新的可能,為客家文化帶來可貴的創意與合乎「民意」的成績?

感到相當欣慰的是,我們的確是沒有包袱,全心全意朝著為客家文化打造新氣象的方向,一步步小心經營,為全劇創出了一個嶄新風貌。從作曲(錢南章)、導演(蔣維國)、服裝設計(林璟如)、舞台設計(呂萍)、舞蹈設計(何曉玫)、燈光設計(簡立人),都是國內藝術界的精英,全都不是客家人,到編劇(林建華、黃武山)雖然是一半的客家組合,卻是非常年輕的思維,整個創作群幾乎都是非客家人組合而成。即使是最有「包袱」的我,雖是客家人,但我們的思維仍以專業製作為核心,傳統、「包袱」對創作群而言,不構成問題。以全劇最重要的音樂來說,錢南章教授是國內管絃樂曲創作高手,他的管絃樂法氣勢弘偉,結構嚴謹。在運用客家音樂元素上,他甚且不用最簡易的直接置入、嵌合方法,比如把整段民謠或山歌主旋律、樂句搬進去,讓聽眾可以輕易地接收到客家「訊息」,相反地,他是經過融解、消化,把片段音型、樂句融入新曲裡,完全變成全新創作。錢教授對打擊樂器的運用也很精彩,這些擊樂聲響在舞蹈場面裡有畫龍點睛效果,很能幫助舞蹈「跳」出來,觀眾可以期待。

另一個讓人驚喜的發現是,許多客家文化元素,比如藍布衫、客家菜肴,客家禾埕、客家八音,在創作過程裡,很自然地被使用出來。它們出現的時機與劇情是相吻合的,絲毫不勉強不造做。如同許許多多關心此劇的文化人士所擔憂的,我們並不是要複製一齣「傳統」印象的客家戲,也不是要把刻板的客家文化形象搬上舞台。這齣戲其實是與當前台灣客家文化、客家人處境相同的,同樣處於新舊衝突與融接點,「傳統」與「現代」客家面貌的出現變得那麼自然,也具體而微象徵了現代台灣客家文化。

一年的創作期與製作期,動員台上台下將近三百人,這樣的規格不論是國內曾經自製過的音樂歌舞劇,甚至比起國外著外音樂劇,都不遑多讓。《福春嫁女》落實到今天即將與觀眾見面的成績,是眾志成城,許許多多意念堅持、貫徹而成。我要感謝眾多藝術家、演出與製作團隊通力合作,也要感謝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給北藝大這麼好的表演契機,為國人、也為客家文化提供一次實驗創新機會。創作雖非無中生有,但從想像到實踐,絕非一蹴即成。新客家歌舞劇孕育了很多很多想像,我們也一步一步讓想像落實。夢想成真,但當然並非句點;實驗的路還很長,《福春嫁女》是一次學習,也是一次成長,在「新客家歌舞劇」的夢想裡我們成長、壯大,在歡慶迎嫁的吹鼓與管絃樂合璧的樂聲裡,我們即將為國人展現一次不同凡響的客家喜宴。歡迎全國朋友一齊來國家劇院看劉福春如何嫁女,跟著《福春嫁女》這場大戲跨入 21 世紀的客家文化時空。

藝術總監
吳榮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