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ION My Daughter's Wedding [Fuchun jia nu]
Data Type:essay
Author:Zhang, Bao-luo
Title:Blending Tradition with the Present: Huang Wu-shan's Hakka Glove Puppetry Is Loved by All Ages [Rouhe chuantong yu xiandai daxiao pengyou dou ai: Huangwushan yanhuo kejia budaixi]
Source:Hakka Culture Quarterly [Kejia wenhua jikan]
Place:Taipei
Publisher:Hakka Affairs Commission, Taipei City Government [Taibei shizhengfu kejia shiwu weiyuanhui]
Volume, Number:22
Date:2007/12
Pages:25-27
Language:Chinese
Abstract:This is a feature article on Huang Wu-shan’s career as a Hakka glove puppeteer. In addition to glove puppetry, Huang also participated in the production of My Daughter's Wedding, a Hakka musical adapted from Shakespeare's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in which he was in charge of the script outline,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 final Hakka version.

布袋戲的源流體系以閩南福佬系為主流,山宛然布袋戲是國內少見能夠使用客家語全劇演出的布袋戲團,將客家語言、音樂、文化融入偶劇中。這位幕後的靈魂人物黃武山,才年僅 30 歲出頭,戲偶人生卻已達 20 餘年,黃武山堅持以傳統客家三腳採茶戲出發,行腳於台灣鄉鎮,一步一腳印落實生活劇場的理念。

師承李天祿大師

黃武山是在台北板橋長大的客家人,父親是新竹湖口人,母親來自苗栗三灣,黃武山的客家話是在自然環境下學習的。與布袋戲的結緣在國小四年級,板橋莒光國小一位喜愛布袋戲的老師感於傳統戲偶傳承的重要性,邀請國寶級布袋戲大師李天祿親自傳授小朋友布袋戲。

喜歡小小出風頭的黃武山,深被這種隔著簾幕表演的戲偶所吸引,小小的眼睛盯著師祖李天祿在幕後操作偶戲的專注神情,不禁大為著迷,愛上布袋戲,成為李天祿的第一代徒孫。

從 10 歲加入亦宛然演出孫悟空大鬧水晶宮,20 餘歲將西方戲劇結合布袋戲,到 30 歲將傳統客家戲張三郎賣茶改編成布袋戲,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黃武山的掌中歲月走得很另類。

回憶小學社團的苦訓過程,黃武山說「那過程很苦,練不好,老師會罵,功課沒讀好,也會被罵。」當年若非老師的用心、師父傳承以及學校校長的支持,將他們這群堅持練完了一年、有興趣繼續練習的小學生安排成專班,展開長期栽培計畫,成立了微宛然兒童布袋戲團,或許台灣布袋戲偶將黯淡於未來的出路。

從小學四年級拿起戲偶之後,黃武山就不曾放下過。高中、大學升學考試的那兩年間曾被迫放下戲偶,黃武山回憶,準備考試的兩年間,經常手癢得不得了,那種難受很似思念女朋友一樣,寫考卷時腦海想的不是答案,而是布袋戲。

對黃武山來說,台灣布袋戲偶的美,在於操偶的技巧。翻筋斗是他最厲害的表演,無論是左手翻、右手翻、倒著翻、反手翻,戲偶在他的手中彷彿有了生命,與真人融合為一。

黃武山認為國外的戲偶表演稍微單調,操偶技巧也不如台灣。台灣布袋戲本身就是完整的戲曲表演,保留生旦淨末丑、口白及聲腔,這是傳統戲劇的元素,且布袋戲是一人口白,演師必須每種角色都要學會。

向西方戲劇取材

大學時期跟著亦宛然師傅四處表演,黃武山納悶何以布袋戲失去了吸引力,推究這是因為多數演師只把布袋戲當成技藝,欠缺了思想內涵,因而無法吸引年輕人,於是喜好現代舞台劇的他,萌發了向西方戲劇取材的構想。

西方戲劇與東方布袋戲交會,能激盪出怎樣的美妙火花呢?黃武山認為莎士比亞的作品內涵精采,他選擇莎士比亞《亨利四世》來做嘗試,儘管思想內涵完全不同,《亨》劇卻很適合實驗性質的轉換。黃武山在這齣戲中找到了傳統掌中戲的「現代化」的可能性。

布袋戲的另一片天

山宛然創辦於 5 年前,以全然創新的思維打破傳統,全客語發音的演出是李天祿當年給他的支持,不僅開啟了黃武山布袋戲生涯的另一片天空,也讓台灣布袋戲多了全新的發展。轉捩點就在 5、6 年前的一場「閱讀李喬」文學展上,他以李喬的《寒夜三部曲》為本體,加入客家音樂,演出客語版的布袋戲,這場首演讓黃武山決定致力於客語布袋戲的創作。

今年 10 月份,為了慶祝兩廳院 20 周年慶,客委會邀請台北藝術大學製作客家戲劇來祝壽,推出以莎士比亞名著《馴悍記》改編而成的客家大戲《福春嫁女》。這場 300 人陣仗的重量級製作,黃武山負責該戲的劇本大綱、人物塑造以及編劇定稿客語版。

《福春嫁女》將客家現代戲劇、音樂與傳統的詩詞、諺語、祭典進行精緻藝術層次的融合,開創出客家顥味的劃時代性的戲劇美學。故事巧妙結合客家相親擂台、婚禮習俗,在男主角迎娶女主角的時候,安排正統客家八音現場吹奏,忠實呈現客家傳統婚禮的習俗儀式。

改編《馴悍記》黃武山認為,無論在過去或現代,「恰查某」普遍可見,在農村時代個性強悍的大女人並不少見,自主性高的女性不容易受到男士青睞,女主角「劉麗君」為抱持不婚主義的現代都會女性代表;對照之下的妹妹「劉麗月」嚮往愛情、信賴婚姻,黃武山設計了現代年輕人喜歡的星座個性,將妹妹設定為雙魚座,如一尾游於愛情海的美麗熱帶魚,擺盪在浪漫與敦厚的兩個男人之間猶豫不決。

深耕後獨創特殊風格

客語布袋戲的人生走了將近 10 年,友人說他正走向一條死路之上,侷限了自我,但黃武山不以為然,他認為藝術必須越精深,才能獨創出特殊風格。布袋戲偶陪著他遠赴歐美表演過的場次早難以數計,在國外他體驗到台灣的傳統文化真的很棒,當眼界打開之後,更確定自己應從傳統中找到創新的元素,也因此更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如何繼續以布袋戲為根基,走向世界。

山宛然布袋戲偶的步伐,在黃武山的掌中邁進台灣各地小鄉鎮,黃武山願意與在地草根的老百姓相處,將布袋戲融入生活場景中,實踐生活處處是劇場的理想。

對於未來,黃武山致力於客家兒童戲劇的創作,並期望打破劇場概念的限制,將客家音樂、手偶劇場的藝術推廣入學校和社區。

2007 年秋天推出的最新力作《山狗大不大》,黃武山費心投入甚多,抱持著很大的期許。這齣專為兒童設計的新型態布袋戲偶,以客家繪本故事出發,邀請英國鋼琴師作曲,嘗試將客家棚頭與客家傳統音樂《老山歌》、《平板》、《山歌仔》、《小調》,一起融入傳統布袋戲的表演程式。

黃武山手操「山狗大」布袋戲偶,要問小朋友:客家話的「山狗大」,指得是什麼呢?那可不是貓,也不是狗喔,山狗大是一隻蜥蜴,他一點都不恐怖,他會唱山歌、唸童謠、翻筋斗,山狗大要爬進小朋友的世界裡,一起唱山歌、唸棚歌、猜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