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製作《凱撒大帝
資料類型:劇評
作者:姚一葦
題名:莎劇演出抒感
出處:中央日報
出版地:臺北
日期:1968/3/21
語言:中文
摘要:莎士比亞超越時空距離,且是屬於劇場的。作者回顧自己早年學習莎士比亞的經驗,並稱讚中國文化學院演出的《凱撒大帝》與《李爾王》。


去年梁實秋先生所譯莎翁戲劇全集出版,是文化界的一件大事;今年中國文化學院戲劇系相繼演出《李爾王》和《凱撒大帝》亦可以算是一件大事。吾人知道莎士比亞已不是屬於那個國家的,而是全世界的,全世界的人都在紀念他,而且研究他。但是我始終認為從文字上來學習他、了解他,那只是他的一面,文學的一面,而這一面,對一個外國的讀者言,多少總是隔膜的;至於每一年中將不知產生多少的飣餖式的報告、研究之類,對於一個國家的文化的影響更是有限;因此要了解他和學習他,最好是來自劇場。在劇場中的莎士比亞才是活的莎士比亞,他活在我們大家的中間。

記得三十年前,我在高中時代便在英文的課本上讀過那段有名的安東尼的演詞,而且背誦過;其後年事漸長,我對於戲劇的愛好日深,莎翁的劇本更是不斷地在手邊翻閱。但是紙上的戲劇究竟只是紙上的,即使一個最富感受性的人,亦無法使那些人物在心頭活現出來;但是在劇場中便不然,當這些言詞通過角色的口中說出來時,你就會發現它是那樣的具有魔力,那樣的敲擊著你,使你整個兒的為那種的氣勢所震懾,所壓服,使你幾乎透不過氣來。每當我看過一次莎劇的演出,總是久久不釋於懷,存在於我性格中的一點倔強,亦跟著化為烏有,這一種一感受便不是自閱讀中所能獲得的。

我深知上演莎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化的劇本人員眾多,需要龐大的人力的支援;第二,場景繁複,需費不貲;第三,演出者本身需要相當的學養。求諸今日的營業性的團體來演出,恐怕不是容易辦得到的;惟有由學術機構來擔任。中國文化學院戲劇系成立至今不過數年,便敢於一口氣演出《李爾王》與《凱撒大帝》這樣複雜而龐大的戲劇,而且能有此成績,他們的披荊斬棘,篳路藍縷的精神,是我所目睹的,我不得不為他們感到驕傲。

吾人知道莎士比亞生存的時代正是英國文藝復興的時代。那時的英國正是欣欣向榮,對外開疆闢土,對內勵精圖治;他們的國民正揚溢著活力,充滿了信心。這一種豐富的生命力,我們在莎劇中可充分地感覺出來,感覺出人性之尊嚴,人類的信心之不可侮,人類之價值與偉大。今日吾人亦正是高舉文化復興之大纛,我認為所謂文化復興,一方面在發揚我國固有的優良傳統,而另一方面又要吸取他人之經驗,絕非是閉關自守,固步自封。在這一意義下演出莎劇,尤具深長之意義。因此我以一個戲劇的愛好者的身份,於看過了他的演出之後,抒寫出我的一點感想,和表現我的一點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