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製作《李爾王
資料類型:劇評
作者:王懿美
題名:他們是藝術的蓓蕾
出處:中國一周
出版地:臺北
日期:1968/3/25
語言:中文
摘要:報導讚揚導演運用燈光聚焦和打破鏡框舞台的手法,亦認為舞台採尖銳造型能與劇情互為參照,並且強調《李爾王》的道德寓意在文化復興運動之際更顯價值。

一群充滿了生命力的青年藝術家,以他們無比的熱情,敲開了莎士比亞的門扉,投身在《李爾王》激盪的情感中。他們艱辛地摸索,蹣跚地邁步,把這一齣莎士比亞最偉大的悲劇,真實地展現到舞臺上。

《李爾王》這一齣「大」戲,是由中國文化學院戲劇學系學生擔任演出的,經過了王生善教授主持八個月的排演後,去年五月廿七日在國立藝術館舉行首次公演,共演出五天,觀眾異常擁擠,極獲各界人士的好評與讚賞。今年為慶祝該院六週年院慶,乃自三月一日至十日再度舉行公演。

王生善教授有極豐富的導演經驗與才能,但要排演這麼一齣千古流傳的名劇,也是費盡了苦心的。王教授說,《李》劇藝術真實的價值,並不完全在於表面事物真實性的模仿,最要緊的還是在於創造劇中人物人格心理的真實性。所以在他們排演的歷程中,王教授曾落莫地浸沈於李爾王偉大人格的支配中,希望能獲一己之得,藉以創造舞臺氣氛與戲劇節奏,進而喚起劇場的「人生幻覺」,使觀眾對於當前所表達的事實,在情感上予以承認。

王生善教授在這齣戲裏產生了反傳統的創新,他大胆地嚐試著充份運用舞臺燈光,作為焦點集中強調的工具,並用以獨立表演的區域,和分割幕場的間隔距離,同時打破傳統的演出形式,讓演員走出了舞臺的鏡框,給予觀眾更真實,更融合的感覺。同時,舞臺設計家聶光炎,創造了一個不規則的「體積」,和具有尖銳對照性的形式,讓一切暴亂的內涵,不僅是從李爾的女兒剛乃倚,瑞干身上纔表現了出來。這齣戲演出的最大物色就在於此。

《李爾王》這一齣偉大的悲劇,給人很多的啟示。它在人類生與死的抉擇中,闡明了最珍貴的人生的意義,意味著愛的報酬並不在於「生」而在「死」,死才是真正生命的入口。它也是一個動人的理論故事,述說為人父者不該溺愛不明,為人子者應該遵奉孝悌忠信,貫通且發揚了中國傳統道德的「孝」與「誠」,值此推行文化復興運動之際,《李爾王》的再度公演,不僅具藝術上的價值,同時涵有重大的道德上的意義。

莎士比亞憑他罕有的智慧與天才,塑造了這一齣「大」戲。但《李爾王》故事的本身並不能顯示莎翁的偉大,重要的是,他知道人為什麼活著,他認識那令人痛苦或使生命有價的東西。《李爾王》不屬於某一個國家或時代,它是沒有年代也沒有疆域的,關於這一點,觀眾的眼淚給了我們最強有力的證明。

看《李爾王》演出,觀眾都浸沈在悲劇的和詩意的氣氛中。每一位同學都是那麼認真地儘求取角色的完美,無疑的,這次演出是更趨成熟了,這一次是實實在在的成功了。胡品清教授說:「那男主角是美好的,他有著完美的音色,語調和姿態,他把握了『李爾王』的性格,追隨著他的情緒的演化,他曾把自己的情感和每個生活過程中的『李爾王』的情感溶化在一起,使『李爾王』的感情,意志和心靈,所以他能把嬉笑怒罵或瘋狂羞愧的『李爾王』表現得很有神韻。」「次要的角色們也都美好,大公主和二公主都有完善的面部表情,三公主的溫情令人心折,飾哀德蒙的那位青年具有較好的容顏,又能表現出人性的惡劣面──狡猾和奸詐,那弄臣的詼諧和戲謔又能把溶浴在悲劇氣氛中的觀眾溶入微笑,燈光和效果的完美,又使你覺得置身於狂風暴雨中。」

若說莎士比亞是藝術上永不凋謝的花朵,那麼,這一群華岡的青年藝術家就是一株株含苞欲放的芭蕾,再經陽光水份的滋養,很快地就會開花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