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製作《暴風雨
資料類型:製作背景
作者:葉錦添
題名:服裝設計創作自述
出處:《暴風雨》2004 年首演節目冊
出版地:臺北
出版單位:當代傳奇劇場
日期:2004/12/30
頁碼:62-63
語言:中文
摘要:本劇的服裝設計美學來源有二,一是以京劇為代表的東方劇場,二為莎士比亞時代的華麗服裝。為了展現本劇的魔幻性,此次演出在形體上簡而化大,減少服裝的細節與結構,強調色塊和體積的變化。

從第一次看見梅蘭芳的扮相所給予我的震撼開始,虛擬劇場所賦予一個演員的魔力,實在是超乎想像,這是東方劇場魅力所在。扮演成為一種從一個個體到達另一個想像中的個體的過渡,他所產生的戲劇性,涵蓋了神話人物與性別倒錯的限制。

東方劇場的服裝是演出者完成行當角色的重要裝置,永遠有一種超乎現實定義的功能。東方演員被定義為全能的,包括角色形象建立、戲劇行為、歷史背景、聲音、舞蹈、功架、扮相,甚至是場景的表現內容,全都包含在一個演員身上。他們是擁有高度傳統文化的內涵與象徵符號的載體。

京劇的造型美學在這裡定義為由臉譜,程式化的動作,音樂的韻律,舞蹈性的服裝,場景的動作刻畫,全為戲劇形式化的綜合,不但在造型上的符號與演員動作的敘述中來表達故事的流程。

為了提供劇中的魔幻性,這次演出在形體上具有一種簡而化大的特質,我把所有服裝的細節、結構減少,強調色塊與體積的變化,魔法師的服裝放大到四米的高度,產生一種對舞台細節簡化的功能。

當服裝體積變大,視覺的重心轉移成為形體,有別於傳統京劇華麗細節的雕塑感,卻必須要維持京劇服裝中的精氣神狀態。重新設計臉譜、鬍子沿用京劇的模式、髮鬢則採取古裝的模式,產生一種簡化與變形的京劇造型形態。

經過長期的討論與實驗,卡力斑的造型最難定位,他既是怪物又是人類,更象徵著原住民,因此整個造型總是捉摸不定,在京劇原有的行當中,這種角色的形象並不能滿足《暴風雨》的要求。它所蘊含的戲劇張力使我們游走於道具化、行當化、寫實化的思維,做出各種實驗,而產生最後的模式來。

另一個美學的來源來自於莎士比亞的時代,他屬於伊麗莎白年代的華麗衣服,體現在幾個文明人的角色裡。

東方劇場的魅力在於一個人可以通過扮相行當成就的一種巨大的表現力,使觀眾得到無限想像的滿足。在《暴風雨》的整個創作過程裡不斷地重新,一種虛擬的整體效果與個別角色行當的塊狀布置,使它產生一種流動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