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製作《暴風雨
資料類型:劇評
作者:徐亞湘
題名:好看的戲!好戲?─披著戲曲外衣的當代莎劇《暴風雨》
出處: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網站,原載於《民生報》
出版地:臺北
日期:2005/1/5
語言:中文
摘要:作者評論當代傳奇的《暴風雨》,具體舉出此劇結合傳統戲曲與西方戲劇經典時所展現的種種問題,認為此劇在遵守戲曲規範及忠於原著兩方面皆落空。

當代傳奇的年度大戲《暴風雨》,挾著吳興國、徐克、葉錦添的高知名度,加上成功的宣傳造勢,不但撩撥起觀眾的想像與期待,同時也吹起了戲劇市場的跨年旋風,場場座無虛席,大多數觀眾看得滿足盡興,的確是齣好看的戲!

中國戲曲傳統與西方戲劇經典的對話、實驗已久,但成功之作實在不多,它的難在於一種嶄新、圓融、大多數觀眾認可的戲劇形式建立之前,難以避免地淪為兩端各自以其自身「傳統」出發所進行的嚴格要求,畢竟二者文化底蘊厚實,很難接受既定的、長期積累的美感與深度被「現代」的媒合所弱化或破壞。

這次當代傳奇《暴風雨》的創作演出,似乎也掉入了上述的窘境,亦即雖然展現出「不再猶疑於傳統或現代之間」,「為世界劇場催生」的強烈企圖與使命,但綜觀全劇,戲曲元素、符碼的大比例植用,使得我們很難不拿戲曲原有的規範和既定印象進行對照與要求,而對莎劇《暴風雨》的情節摘取、添減及不同詮釋,也使得我們合理地對於原作劇旨是否把握準確、角色深度是否詮釋得宜等進行檢驗。結果令人遺憾的是兩頭落空。

此劇無論在服裝、臉譜、語言、唱腔、鑼鼓點等方面皆可見其明顯的戲曲符號及特色,從己身的戲劇文化傳統出發並無不妥,甚至該予鼓勵、讚許,但是思慮未深的直接套用就有待斟酌了。如劇中角色中式的裝扮,卻用原作西人的名,聽來彆扭;精靈該有的輕巧、靈敏特質是否適合踩蹺?尤其當演員的蹺工還不純熟之時;京白、韻白的使用雜亂,看不出內在邏輯,甚至削弱了莎劇語言的魅力與張力;四位祖靈身著具達悟族特色的服裝,但手裡拿的卻是戲曲的槍;祖靈與精靈的打鬥仍延用京劇會陣的舞台調度及踢出手等,這些都在在地造成文化認知上的紊亂及懷疑在藝術處理上是否深思熟慮。

另外,當西方戲劇角色的個性化碰上中國戲曲角色的行當化、類型化時,常可發現原劇人物的深度及複雜性被戲曲的行當化處理所簡化及消解,這次演出岡扎羅愚憨與精明的二面性即未被妥適、準確詮釋。而在原劇中相對平面、單一的人物卡力斑,卻又被創作者賦予過多的意象,甚或不甚恰當的人物處理。如將卡力斑與台灣原住民的身份概念結合,關懷同情原住民長期處於被壓迫者的位置,此原意甚佳,不過,實在不適用於卡力斑身上,因為他的外表及內心是首尾一貫的醜陋不堪,以致當波布羅與愛麗兒咒罵卡力斑時,觀眾很難不與原住民聯想而覺不妥及為其不平。最後波布羅進行所有的寬恕與和解,同時也「成全」了愛麗兒與卡力斑這對「天地精靈」,如此的「創意」及安排也難以令人接受,這直接挑戰的是觀眾對於「自由」及「美感」的價值觀。

全劇最動人、成功之處在於結局波布羅放下法袍、權杖、寶卷後的長段吟唱,此不僅對戲曲行腔有所突破並具新意,而且全劇要義盡含其中並與無伴奏音韻共鳴出強大的感染力。最後,波布羅形隻單影地緩緩走向煙霧迷濛之中,一切過往的愆失因寬恕憐憫而化解於無形。此時,我看到了吳興國與徐克碰撞出的感人藝術魅力。似此之點若能連成線,當代版《暴風雨》將不僅僅是一齣好看的戲而已,而是齣實實在在的好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