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製作《量.度
資料類型:製作背景
作者:彭鏡禧
題名:關於劇名及其翻譯
出處:《量.度》節目冊
出版地:臺北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
日期:2011/5
語言:中文
摘要:譯者彭鏡禧介紹《量.度》劇名的聖經由來,文中回顧許多先前的中譯名,最後說明他選擇《量.度》做為譯名的理由。

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七章 1-2 節說:
“Judge not, that ye be not judge. For with what judgment ye judge, ye shall be judged; and with what measure ye mete, it shall be measured to you again”。

中文聖經新譯本的譯文是:
「不可判斷人,免得你們被判斷。你們怎麼判斷人,也必怎樣被判斷;你們用甚麼標準衡量人,也必照樣被衡量。」

一般認為,這便是莎士比亞 Measure for Measure 這齣戲名稱的出處。

歷來翻譯這齣戲的前輩不少。朱生豪的譯本原作《量罪記》,後來的修訂者改為《一報還一報》;梁實秋的譯本作《惡有惡報》;邱存真的譯本作《知法犯法》;英若誠的譯本作《請君入甕》;方平的譯本作《自作自受》。此外,顏元叔在《莎士比亞通論:喜劇》裡將劇名譯為《以牙還牙》;另據中文維基百科,也有人把劇名譯為《將心比心》。

到底哪一個比較合適?不妨先看這齣戲演的是什麼。它的劇情梗概如下:

維也納多年來司法不彰,社會風氣淫亂敗壞。公爵請了安其洛(Angelo)代理攝政,自己則喬裝為神父,探求民隱。安其洛為人素稱嚴謹,執法鐵面無私。有青年柯樂迪(Claudio)與未婚妻朱莉(Juliet)發生性關係,朱莉即將臨盆,安其洛以通姦罪判處柯樂迪死刑。柯的姊姊伊瑟貝(Isabella)前往求情,安其洛見之心動,要求伊瑟貝與他同寢,作為其弟免死的條件。此事為公爵所悉,設計以安其洛拋棄的未婚妻馬蓮娜(Mariana)代替伊瑟貝,深夜前往獻身。一度繾綣之後,安其洛急令將柯樂迪斬首。公爵大驚。正巧獄中有死囚暴斃,遂以之搪塞,但故意隱瞞伊瑟貝,使他以為弟弟已死,悲憤不已。公爵(神父)再出一計,要伊瑟貝和馬蓮娜於公爵回城時,當街告狀。公爵大審,查明真相,先命安其洛與馬蓮娜成婚,再判他死刑。伊瑟貝在馬蓮娜懇求之下,終於同意為安其洛祈求赦免。此外,有一個冥頑不靈的惡犯巴拿丁(Barnardine)獲得釋放,還有一個謾罵公爵的盧逑(Lucio),被迫要迎娶因他而懷孕生子的妓女。這時柯樂迪與朱莉上,而公爵也向伊瑟貝求婚。

戲劇終了,第一,無人依法處刑;第二,除了無故暴斃者外,無人死亡;第三,成就了三個姻緣──安其洛與馬蓮娜、柯樂迪與朱莉、盧逑與妓女(公爵與伊瑟貝暫未列入,因為伊瑟貝態度不明)。所以,至少表面看來,這齣戲的結局是喜劇式的。

特別值得注意的,也是本劇最關鍵的結局:判處柯樂迪死刑的安其洛,本來應該接受同樣的斬首之刑,但公爵並沒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真的要求「安其洛抵柯樂迪,一命償一命!」;事實上,他不但逃過此劫,更獲得公爵賜婚(即便安其洛可能──像盧逑一樣──認為這是懲處)。由此可見,莎士比亞在「量罪」的時候,其實已經超越了「一報還一報」、「惡有惡報」、「以牙還牙」、或「自作自受」這些世俗觀念,而進入了寬恕的更高層次。「知法犯法」只提到安其洛的表面作為,「請君入甕」則只凸顯公爵的巧計,似乎都不太周全。

這齣戲除了引用聖經的教導,要世人避免論斷之外,還透過公爵的作為,提醒我們「一切依法行事」的盲點。究竟如何量?又該怎麼度?如果把中國人掛在嘴裡的口頭禪次序略作調整,這齣戲談的是「法、理、情」的糾葛。公爵斷案的方式看似沒有章法,其實他是經過仔細斟酌,慎重審度(動詞 measure=consider, calculate)法、理、情之後,做出此一合乎中道(名詞 measure=moderation, temperance)的判決。因而有《量‧度》這個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