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製作《英雄叛國 Ing
資料類型:製作背景
題名:莎士比亞的《科利奧蘭納》
出處:《英雄叛國 Ing》節目冊
出版地:臺北
出版單位:臺北海鷗劇場
日期:2014/12
語言:中文
摘要:本作品改編自搬演次數不多的莎劇,《科利奧蘭納》,淡化古羅馬中的英雄象徵,希望透過歷史與當代的政治對話。

臺北海鷗劇場《英雄叛國 Ing》改編自莎士比亞的作品《科利奧蘭納》(Coriolanus),是莎士比亞歷史劇中最後一部作品。當時,莎士比亞以古諷今,將古羅馬將軍馬修斯的歷史故事改寫,與其它莎士比亞的作品不同,主角馬修斯在劇中沒有大篇幅的獨白,這使得此一角色的特性藉由劇中的事件和其它角色烘托。因此,導演詮釋此作品所選擇的角度,往往決定了此一作品和主角的定位和走向,也是莎士比亞《科利奧蘭納》的一大特色。

《科利奧蘭納》從大約 1605 年問世到現代,相較於莎士比亞的其他作品,被搬演的次數並不算多。以二十一世紀的狀況來說,法國有導演胥阿瑞堤(Christian Schiaretti)在國立人民劇場(TNP, Théâtre National Populaire)在 2006 年的製作,歐美的部份則分別在 2004 年和 2012 年由哈德森莎士比亞劇團(Hudson Shakespeare Company)和英國國家劇團(National Theatre)演出此一作品。今年 8 月,由湯姆‧希德勒斯頓(Tom Hiddleston)主演的《科利奧蘭納》才正由英國國家劇院現場直播(National Theatre Live)上映。有趣的是,從 2012-2014 年,加上臺灣這部作品,這個劇本就搬演了三次。

此劇搬演的次數雖然不多,由於政治意味濃厚,演出大多與政治局勢相關。因此,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在,改編重做此劇,自然有他早已被賦予的政治意義。不過,莎士比亞在當時並未真正的在作品中展現其政治立場,更多的是刺激人民思考的台詞和情節。相較於古羅馬歷史中明顯的英雄象徵,此劇本更希望透過歷史與當代的政治對話。因此,身處於臺灣的我們在近年稍有動盪的政治狀態中,相信此劇本的搬演會給予我們相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