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ION Hamlet [Hamuleite]
Data Type:essay
Author:Zhou, Yi-tong
Title:Memorandum for Last-Generation Student Drama [Gei shangyilun xuesheng huaju de beiwanglu]
Source: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Meiyu shuangyue kan]
Place:Taipei
Volume, Number:163
Date:2008/5/1
Pages:78-85
Language:Chinese
Abstract:This essay discusses how the students in Taiwan participated in the theatre over the past decades. The government also put in efforts.

去(96)年由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以下簡稱藝教館)所主辦的第二屆大專院校戲劇科系聯演活動,在前年原有 4 所設有戲劇系學校(台灣大學、台北藝術大學、台灣藝術大學與文化大學)的基礎上,增加了南部地區中山大學的戲劇系。對於各校來說,以往校際聯繫多在私下進行,聯絡管道十分有限,甚至南北區域之間有著一定的學習差距,透過這樣的聯合演出,建立一種橫向的聯繫與觀摩的機會。藝教館也在暑假檔期裡騰出了一個半月,讓各校有一週的時間進行排練演出,有充分的時間準備,並能感受實際的劇場工作。今年 5 月將在原有的大專院校的陣容上,再加入了台灣北區的 5 所高中職戲劇科(班)的觀摩演出,為國內前所未見的 10 所戲劇相關系所(班)的聯演。雖說如此,但這種學校話劇演出規模對藝教館來說並不是第一次,跟以往的規模比起來,仍遠遠不及當年盛況。

如果不論一個劇場所提供的戲劇資源與學習環境,或者是隸屬教育部下的藝術教育使命,有 50 年歷史的藝教館的確是不折不扣的學生「教育」劇場。根據歷年來的演出紀錄來看,從早期與藝專的館校合一狀況,藝專的歷屆畢業公演,還有「中國話劇欣賞委員會」主辦十多屆的大專院校的「青年劇展」、「世界劇展」,中國文化學院在 6、70 年代十多年的「華岡劇展」,以至於國立藝術學院創校前幾年的公演、台灣現代劇場指標的5屆「實驗劇展」中學生參與的演出,和 73 年開始的 16 屆「大專盃話劇比賽」,與近年來的大專院校創藝本色、戲劇校際聯演,接續橫貫 50 年的學生話劇演出紀錄。另外,就學齡範圍與演出形式更廣泛的來看,藝教館與台北市政府合辦創紀錄的 5 屆「兒童劇展」近 200 場中小學學生演出,加上學生傳統戲劇比賽、音樂比賽、舞蹈比賽,這些學生演出與比賽,占了劇場 50 年來總演出的近三分之二,這麼龐大的展演數量,藝教館成為國內學校表演藝術的養成搖籃,實在當之無愧。

館校合一與藝校公演《過年》

中國話劇自民國初開始時,最早萌芽於校園,大專學生演出也一直是戲劇活動的先鋒。但遷台後的話劇演出,主要以黨政、軍屬戲劇團隊和一些民營劇團為演出單位,學校的公演,除了 40 年創校的「政工幹部學校」 [1] 和 44 年成立的「國立藝術學校」 [2] 等戲劇科學生的公演外,其他非戲劇專業科系的學生演出活動非常少。有記載的業餘學生演出僅有以演「新劇」著名的台灣大學學生自治聯會成立的劇團,以及省立師範學院(即台灣師範大學前身)的「人間劇社」與「戲劇之友社」。

國立藝術學校成立之初,因考慮對外公演場地難覓,為使學生學習與實習並重起見,在 46 年國立藝術館(以下簡稱藝術館)成立後,與藝術館合作成為上課與經常性演出的實習場所 [3] ,該校影劇科並於 47 年 1 月 1 日在藝術館舉辦演出創校兩年的第一次對外喜劇公演《過年》,這也是藝術館成立後第一齣對外售票的話劇演出。據該校師生表示「當時政府全力推動的戲劇運動,由極盛的高潮逐漸陷入低潮,以致於藝術館成立經年,沒有一個劇團在藝術館演過戲,觀眾對於藝術館沒有特別印象,此時此地在藝術館演出一個風格迥然不同於當時劇人低俗趣味的新型喜劇,是一個挑戰。不過,觀眾們的掌聲和散場的讚譽,證明嘗試的結果是成功的。」 [4] 《過年》由當時影劇科主任王慰誠編劇及該科教授王勉之導演,演員全為該科學生,演員包括吳桓、徐余、凌謹、劉引商、邵玉珍等人。全劇為一幕一景兩個半小時的話劇,內容描寫好賭者因債主上門無法過年,最後從軍的表妹解囊相助因而悔改,其中穿插債主間發生誤會以及另一賭徒冒充治安人員敲詐而敗露的情節。

當時聯合報的評價是「本劇劇情緊湊,節奏起伏,笑點特多,觀眾笑聲不絕。表演技術水準均高,甚至布景燈光等後台工作,亦極符合標準,觀眾風評特佳。」 [5] 對於剛成立不久的藝術館,一般民眾對該館印象還不深。劇評人哈公(民 47)發表對戲劇運動的呼籲;「筆者要談到演出的場地問題,此次國立藝術學校在國立藝術館演出《過年》,證明藝術館的場子可用,只要繼續再演幾個戲下去,必能加深一般觀眾對場地的認識……。」 [6] 後因藝術館館長馮國光兼任了國立藝術學校校長一職,館校合一的理念就更落實在實際的課程上,學生不但在藝術館的走廊上課,更有學生將藝術館館舍充當臨時住處,以館為家,而藝校的公演更是藝術館的常客,幾乎年年都有演出,包括 48 年演出《玫瑰紋身》、《狄四娘》,49 年演出《偽君子》、《慾望街車》,50 年演出《父母親大人》、《黃金時代》,51 年演出《卞昆岡》,52 年演出《亂世忠貞》,53 年演出《來自鳳凰鎮的人》,54 年演出《天外》,55 年演出《紅衛兵》等,之後每年參加「世界劇展」與「青年劇展」接續演出。早期除了藝校的演出外,淡江文理學院、台灣護理專科學校與文化學院等都在藝術館演出過話劇。

官方的學生劇運推展委員會

藝術館成立之初,在台北地區的新南陽劇院與紅樓劇院仍有民營劇團上演一些戲劇,但民營劇團強調商業經營,以譁眾取寵、取巧敷衍的方式演出,帶來戲劇界一陣低迷的氣氛。當時李曼瑰從國外考察戲劇返國,積極進行「小劇場運動」希望以嚴肅的戲劇製作態度,對當時劣質的戲劇有所提升,並希望培養觀眾。49 年 10 月李曼瑰在中央的鼓勵與贊助之下,並獲得中華話劇團的合作,成立了「三一戲劇藝術研究社」(以下簡稱三一劇藝社),仿效歐美小劇場的演出辦法,舉辦話劇欣賞會,每年定期公演,並徵求基本會員。第一期計劃演出的劇目有《時代插曲》、《狄四娘》、《赤地》、《夢與希望》、《偉大的薛巴斯坦》和《女畫家》,以藝術館為演出場地 [7] ,演員以中華話劇團為主,並延攬有興趣的大專院校學生,培養未來的編導演人才。後來因為檔期的關係,除了《狄四娘》、《赤地》與《偉大的薛巴斯坦》在國光戲劇院與三軍托兒所演出,其餘均在藝術館演出 [8]

除了小劇場的演出推展外,之後救國團的支持下,李曼瑰再成立了「小劇場運動推行委員會」,相校於「三一劇藝社」這個委員會,有了更明確的推展工作,決定每年將主辦兩期戲劇公演,每期預定演出六齣戲,平均每月演出一次,並將輔導與協助青年及學校劇團個別演出,還計劃每年邀請各劇團作一次或二次的聯合大公演。該會同時決定暫以台北市為試辦地區,以藝術館為演出場所,使話劇演出有一定適當時間、固定理想場所及基本欣賞觀眾,如果實施效果良好,再行推廣至全省各縣市。委員會基本觀眾的推廣重點則擺在軍、憲、警、公教人員和學生等族群的參與,以每期繳納 20 元會費,每一次看戲再酌收 2 元來增加基本會員 [9] ,此外救國團還動員了大專支部來招募青年學生觀眾,並邀請三軍康樂團隊赴大專院校巡迴演出,並輔導青年和學生劇社會演出。首次學生聯合大公演於 52 年青年在藝術館推出《碧血黃花》,共在 16 所大專院校裡公開招考主要演員 34 位,由東吳大學王弘烈同學擔任男主角黃興。之後 53 年青年節再由 7 所大專院校的學生展開首屆話劇競賽,由救國團總團部與委員會共同主辦,第一名將給予獎金 6000 元 [10] 。56 年話劇競賽擴大舉行轉變為「世界劇展」和「青年劇展」,青年節公演斷斷續續進行,59 年青年節由北區各大專院校聯合公演話劇《快樂的人》,62 年青年節再由 11 所大專院校於藝術館演出五幕六場喜劇《朝陽》,65 年青年節大公演演出李曼瑰編劇的《大漢復興曲》,後規模漸小而取消。

教育部另於 51 年 10 月在藝術活動指導會報之下,成立了「台北市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簡稱話劇欣賞委員會),由 23 個單位代表所組成。基本上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沿用了以往「小劇場運動」舉辦話劇欣賞會,徵求基本觀眾等辦法,並由李曼瑰任主任委員,成員中有 14 個黨政軍劇團隊和影劇機構代表,另 9 個為中央政府單位與民間機構 [11] 。53 年再增加中國文化學院戲劇系、三一劇藝社與青年戲劇學會的 3 個代表單位。由此可以看出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的組成幾乎包括了當時所有跟戲劇教育推廣有關的單位,藝術館也占有一席,並將臨時辦公室設置於藝術館內。

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從 51 年成立至 73 年結束,二十年間為推展台灣劇運、輔導戲劇演出的最主要機構,並經常舉辦話劇欣賞會,每年至少演出 10 次,演出地點仍以國立藝術館為優先考量,主要以該會組成單位中的 14 個專業演出團體和民間業餘劇團輪流演出。56 年該會為了響應中華文化復興運動,遵照教育部藝術活動指導會報所提「擴大社教宣傳,加強戰鬥文藝」的指示,擴大戲劇演出計畫,舉辦六項大公演。其中與學校戲劇有關的有四項 :包括青年劇展(著重學校劇運的推行,邀請大專劇團演出)、「世界劇展」(展演各國名劇,由大專院外文系,戲劇系與外賓戲劇團體參加演出)、大專院校戲劇科系畢業展演(邀請大專院校戲劇科系應屆畢業班演出)與暑期實驗演出(集合熱愛戲劇藝術的青年,聘請各項戲劇家指導演出)。其中又以大專學生為主的「青年劇展」與「世界劇展」,開啟了台灣學校團體參與話劇的新頁。

由於「中國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和李曼瑰大力推動之下,延續了「青年節」大專聯合公演的演出模式,使愛好戲劇的青年學生在校內組織話劇社團參加公演,因而接觸話劇;另一方面由於電視、電影等新式媒體的竄起,除了原有的一些話劇工作者投入電視、電影的表演與製作,多出的舞台空間讓學生可以發展之外,電視、電影的戲劇內容與表演方式,也成為話劇演出時的題材與範本,間接也帶動了青年話劇的發展。因為這兩大劇展,讓大專院校青年在台灣現代戲劇發展過程中,逐漸提高參與度並發揮影響力。

提升學生話劇水準的「青年劇展」

第一屆「青年劇展」開始於 56 年 4 月 1 日至 19 日,參與學校包括有國立台灣大學演出《青青草原》、三一劇藝社演出兒童劇《黃帝》、淡江文理學院的《藍與黑》、中興大學的《離亂世家》、省立師範大學的《長虹》、國立政治大學的《傳統》、省立台北師專演出《危樓》與輔仁大學演出《旋風》。青年劇展辦理的時間,一開始是每年 3、4 月間,59 年因青年節已由北區各大專院校聯合公演話劇,因此第 4 屆以後青年劇展改於冬季舉辦,之後每年也大多固定於 11、12 月間舉行,演出地點幾乎都在國立藝術館。至 67 年第 12 屆「青年劇展」為接上「世界劇展」,收共同宣傳之效,延至隔年青年節舉辦。為了鼓勵學生話劇的興趣,「中國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並將「青年劇展」加入第 4 屆話劇金鼎獎,頒給參與劇展的大專組優秀女演員與男演員獎,曾獲奧斯卡金像獎的導演李安就曾於民國 63 年獲得話劇金鼎將大專組最佳演員。

「青年劇展」演出單位主要是各大專院校話劇社或設有戲劇相關科系的學校,每次平均有十個左右的學校參加,各校平均每次演出約二到三場。這些演出多半由學生擔任導演工作,偶爾由戲劇老師下場導戲。剛開始都是北部的學校參加, 61 年度第六屆分別在台北、台中、高屏地區舉行,參加公演之學校團體共有 16 所公私立大專院,為歷年規模最大的一屆,其中北區共計 10 齣,演出 24 場,中要則加入中國醫藥學院、靜宜文理學院、逢甲工商學院、中興大學文學院以及南區的高雄師範學院,幾乎遍及當時全台灣大專院校。

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除了提供演出的劇本外,也補助參加劇展的製作經費。這個劇展主要是以中文來演出國內自創的劇本,原意是想籍由劇展的舉辦,激勵青年從事編劇的創作,培植編劇人才,並提高青年戲劇演出的參與度。然而實際上參與學校大多演出國內劇作家已創作好的中文劇本,有些題材已過時,其中也包含了不少反共抗俄劇與八股教條。69 年之後的最後幾屆在欣賞委員會鼓勵創作劇本之下,才逐漸有指導老師和學生的新創劇本加入演出。在 70 年實驗劇展出現後,「青年劇展」貧乏的劇本內容與固定的表演方式更吸引不了觀眾,就連劇展的評審也興趣索然,同年第 14 屆的劇展只有 9 校參加,包括文化大學夜間部演出《中國人》、台大話劇社演出《飛天渡》、東吳大學話劇社的《永遠的微笑》、中興大學話劇社演出《萍與燭》、師大話劇社的《釵頭鳳》、國立藝專演出《父母親大人》和《萍與燭》、中國市專話劇社演出《壩》以及國光藝校演出《星路心路》都為老劇本。其實很多學校話劇社幾乎都是休眠的狀況,平時沒有指導老師,沒有基本社員,直到演出再臨時四處拉人,主要是為了主辦單位 3500 元的補助 [12] ,中國時報以「青年劇展」缺乏競爭精神,與其空亮相,不如好好來為標題來報導這樣的狀況。

根據于善祿(民 85)的研究「『青年劇展』每下愈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演出場地缺乏與檔期緊密,使得所有的設計因陋就簡,難有創新的劇場實驗出現;二、參演單位同質性過高,社會劇團無機會參賽,而這些參加學校也多集中在大台北地區,每年演出單位都差不多,參加劇展成為學校的例行公事;三、絕大多數學生畢業後便進入社會工作,無補於戲劇人才的斷層與流失;四、缺乏新創劇本,仍停留在以對白和表現語言為主的劇本上,表現形式無法突破。」在這些因素下「青年劇展」至民國73年「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消失後也跟著停辦。

擴展國外劇作視野的「世界劇展」

相較於「青年劇展」是以中文演出自創劇本,「世界劇展」則是以演出世界各國名劇為主的演出,並以外語來扮演戲劇,包括了英語、日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其中也有用國語演出國外經典名劇的狀況。第一屆「世界劇展」開始於 56 年 4 月 27 日至 6 月 4 日,共有台灣大學外語系演出王爾德的《少奶奶的扇子》、淡江文理學院外語系演出奧尼爾的《迷途知返》、輔仁大學外語系演出田納西威廉斯的《玻璃動物院》、東吳大學外語系演出雪伍德的《林肯傳》、中國文化學院英語系演莎士比亞的《鑄情》、中國文化學院戲劇系以國語演出《李爾王》以及國立藝專國語演出《恨海癡情》。「世界劇展」演出地點也多在藝術館,時間從一開始到停辦之前一直固定於 4 到 6 月演出,演出時間剛好為國內大專院校的第二學期,因此很多外文系便將「世界劇展」當作該系的畢業公演。

「世界劇展」對台灣藝術界最大的影響莫過於是將以往難得欣賞到的外文戲劇介紹到國內,擴展了國內戲劇界的視野。「中國話劇欣賞委員會」在舉辦說明也提到「……本劇展對世界戲劇型態演變之介紹,語言之交通,以及東西文化之交流,均有良好效果」。綜觀「世界劇展」搬演的名劇包括有契訶夫的《海鷗》、《三姊妹》、王爾德的《少奶奶的扇子》、田納西威廉斯的《玻璃動物園》等等,因為有其他外語系的加入演出,甚至連目前也難得見到的劇本也有搬演,如以西班牙語演出的《無人船》、法語劇《懦夫》、日語劇《夕鷗》等。直到劇展後期也有將國內劇作翻成英文演出,如 65 年第 10 屆東吳大學將吳若的劇作《天長地久》翻譯成英文演出,66 年第 11 屆又翻譯演出張永祥的《風雨故人來》,69 年第 12 屆再翻譯姚一葦的《一口箱子》。

由此可見「世界劇展」的演出型態較多樣化。賈亦棣(民 76)認為:「以往大陸,校園演出外文劇也無此盛況。不僅如此,到目前就外文戲劇的演出規模來看,『世界劇展』仍算是最盛大的。」于善祿(民 85)也認為「世界劇展」「除了促進校園話劇社的勃興,且讓參賽的各校學生有交流的機會外,也為台灣現代劇場產生不少催化作用,畢竟劇本多採用國外名劇,使國內演出者在表現形式上不得不有或多或少的改變,因此它的催化效力可能比『青年劇展』稍微大些。」對於參加演出的學校,主辦單位也訂一套獎勵方式,只要是該校連續參加三年,就頒發金鼎獎一座,每個演出團體都有紀念牌一面,再自演出的團中選出優秀演員獎。以 66 年的第 12 屆的費用標準來看,每間學校演出第一場有 3200 的補助,第二場後加補助 2200元。

「世界劇展」跟「青年劇展」一樣,也是由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主辦,至民國73 年後也跟著停辦,劃下了十多年的歷史。這兩劇展自民國 56 年開始,每年幾乎都在國立藝術館演出。其實場地缺乏是劇展發展的一個障礙,藝術館檔期常滿,又不能連貫,使演出中斷,其實為了有一個連續的檔期供大專院校演出,每一年度劇展約占了藝術館一個半月的檔期,每個學校演出平均兩到三天,拆台後緊接另一校的裝台,行程十分緊湊。賈亦隸提及「『青年劇展』與『世界劇展』的意義,不只是藉由各大專院校話劇社或外文系的競賽公演,來表現校園或劇社勃興的指標;另一層意義則是每年參與競賽公演的各校學生,可以藉此機會有一個更為廣泛的話劇交流… [13] 。」這兩個劇展所培育出來的戲劇人才,目前成為台灣劇場界的中堅分子,也推動了之後的「實驗劇展」與「大專盃話劇比賽」。

延續接棒的「大專盃話劇比賽」

「青年劇展與「世界劇展」因為原先主辦的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解散而停辦,但當時行政院長孫運璿指示教育部鼓勵各學校加強推廣話劇活動,教育部於是訂定「加強推行藝術教育與活動實施要點」,每年均舉辦舞台劇本創作獎徵選比賽,鼓勵創作,並舉辦話劇編導人員研習班、舉辦話劇欣賞演出、積極輔導大專院校成立話劇社團,輔導舉辦觀摩演出 [14] 。民國 72 年底,教育部為更進一步推展校園戲劇活動,由社教司邀請省教育廳局、縣市文化中心及藝教館代表會商研訂比賽規則,同年開始進行「大專盃話劇比賽」之報名工作,分北、中、南三區舉行比賽,每校補助三萬元演出費。教育部於民國 73 年舉辦第一屆大專院校話劇比賽,首場於 5 月 1 日先在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舉行,再到台中市立文化中心,之後再到隊數最多的台北,第一屆-共有 25 個學校話劇參加,北區占了 18 個學校。藝術館擔任北區協辦的角色,場地免費提供,並辦理各校的協調會議與頒獎典禮。

延續之前話劇金鼎獎的模式,每年的比賽都設有獎項,包括了優秀團體獎、團隊精神獎、男女優秀演員獎、舞台設計獎、優秀導演獎等。評審標準包含主題意識、演技、導演、舞台技術及團隊精神五項各占了 20%。77 年改增加演技 30%、團隊精神 10%。其各校學生的演出水準差距並不大,因而由配分比重不難看出,主題意識仍會是這個比賽的重點。教育部舉辦這個比賽的目的是為了培養青年戲劇,鼓勵大專院校學生從事話劇活動,以推廣話劇風氣,提升國民生活品質 [15] 。這項由教育當局所舉辦的全國性活動,一開始參加的學校就相當踴躍,黃美序(民 85)曾說「到 1986 年……大專院校的北區就有 31 個、中區有 8 個、南區有 13 個,共計 52 個……可以說是盛況空前,遠超過以前任何一屆『世』、『青』兩展加起來的總數,到現在為止,這個新劇展的參展單位一直保持在每屆 60 個左右。雖然就劇場藝術來說,平均水準並不高,但是就對培養學生戲劇興趣-也就是培養未來戲劇人才和觀眾一點而言,是非常值得大家高興與肯定的」 [16]

由於比賽的盛況帶動了國內話劇的熱潮,75 年增加社會話劇觀摩演出的部分,並於大專話劇社團比賽之前舉辦,不參與比賽的評分,到 84 年社會劇團的演出部分由文建會另外找時間辦理,回復到先前的大專院校的比賽。另外在比賽簡章中對大專盃演出的各校話劇團體的演出劇本有所規定,劇本需以教育部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徵集的話劇叢書為主,但各社團也可自行編(選)劇,其主題以能表達「社會欣欣向榮,具有教育意義為原則」,因自行編劇內容水準不一,81 年開始規定不得自行編寫劇本,而自選劇本要以「反映社會現象肯定人性尊嚴,具有教育意義為主」。以後比賽辦法則每年修改,81 年先在各校初賽,入決選才在藝教館比賽,82、83 年又回到全國不分區在藝教館統一比賽,84 年再改初賽在國光劇藝實驗學校,決賽在藝教館,85 年再以小劇場方式在各校比賽,決賽在台中,到後期從最早北區各校全在藝教館演出;改變成先在各校初賽,決賽才到藝教館;再變成決賽一年在中區,隔年在南區,最後頒獎典禮暨觀摩演出才到藝教館,一直到 88 年因 921 地震才停辦,結束了長達 16 年的「大專盃話劇比賽」,多年間造就了許多目前台灣劇場新生代的人才。

對於大專院校的戲劇社團來說,「大專盃話劇比賽」的實質意義相當大,不僅解決了社團尋找演出經費與場地的問題,同時利用在藝教館演出的機會,增加劇場實務練習與積極演出,並由觀摩他校的演出,增加彼此對戲劇的認識,除此之外更能為校爭光。但實際上各校的演出水準高低不齊,地區性的差異更加明顯,在競賽評分上確實有困難 [17] 。根據筆者於大學期間參加「大專盃話劇比賽」的經驗,為了參加每年的演出,幾乎是由第一學期就開始籌備,過了寒假後,便進入了排練期,並且還實際參與幕後布置,道具由無到有的製作,這確實可以讓對話劇有興趣的學生,有一個從籌劃到演出的完整製作之機會。

戲劇系所的公演基地

在國內戲劇系所方面,除了上述藝專歷年公演常在藝教館演出。文化大學戲劇系的畢業公演與國立藝術學院創校前幾年的公演也常以藝教館為演出基地。文化大學戲劇系自民國 56 年起,由王生善帶領該系畢業生進行畢業製作,每年固定在藝教館舉辦「華岡劇展」,由畢業班演出一系列的「莎士比亞名劇」,帶動國內戲劇界一股莎劇風潮,也將難得公演的莎劇呈現出來,自 55 至 72 年演出的劇目,包括了《仲夏夜之夢》、《李爾王》、《凱薩大帝》、《奧塞羅》、《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克利奧蘭納斯》、《安東尼與柯拉奧帕屈拉》、《皆大歡喜》、《第十二夜》、《暴風雨》、《馬克白》,文大畢業公演至近年仍在藝教館推出畢業公演。

國立藝術學院民國 73 年創校後,初期因為並沒有演出的場地以及製作經費,一直以參加教育部每年的話劇欣賞來作為該校的戲劇系的公演。從開始至民國 80 年的演出包括了賴聲川導演的《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過客》、《海鷗》,洪祖玲(陳玲玲)導演的《犀牛》、《彼岸》,黃建業導演的《專程拜訪》等劇,也慢慢奠定出藝術學院的表演風格,直到關渡校區戲劇廳完工才在自己的學校演出。藝教館除了提供了沒有劇場設施的學校一個演出的最佳場地,對學校演出的優惠折扣也是學校公演場地考量的因素。另外 50 年來高中職藝術相關科系、國中小藝術班及社團,也經常在藝教館展現學習的成果,在許多上一輪學生的記憶之中留下一個美好的時光。

教育實驗劇場的重鎮

民國 46 年成立的藝教館,經過了 50 年的時代變遷,不論是在劇場設備或空間都顯不足。因而在民國 96 年社教機構第二期計畫中,藝術館提出未來將以「教育劇場」為發展方向,獲得教育部的支持,在 96 年度先獲得補助 150 萬來進行劇場細部的設計規劃。除了其他硬體的規劃外,未來場地使用規劃主要仍將提供作為學生演出實習的場地,並加強輔導製作,協助學生處理藝術行政、宣傳,實現館校合一的制度。更利用現有的劇場,持續辦理教育訓練課程,並提供藝術相關科系學生校外實習計畫,建立工讀金制度。希望透過這些配套設計可以落實「教育實驗劇場」的宗旨,讓藝教館能一直成為學生的劇場。

1907 年 2 月中國留日學生李叔同發起組織的學生藝術團體「春柳社」在東京演出了《茶花女》片段,被多數論者認為是中國話劇之始,如此算來至今剛好百年,雖然學生演出話劇已有遠久的歷史,但對於學生話劇,大眾普遍存在著一種論點-不會太好看,有時甚至免費入場,有些演出仍然門可羅雀。確實學生話劇沒有大規模的製作經費,也沒有成熟的導表演人才,但是對於這些學生,透過戲劇可以發現自己,表達自己的看法,用新的角度看世界,對生活有新的思索與看法。多年來透過以上的學生話劇演出而培育出的目前線上的導表演人才不計其數,如李安、李國修、李立群等人。在剝除過分油膩的演技與聲光媒體的渲染,那個誠懇地呈現自己的演出態度,讓觀眾有片刻的動容,也許才是戲劇所真正重要的。


[1] 「政工幹部學校」或稱為「政工幹校」,成立於民國 40 年 7 月 1 日,其下設有影劇系、美術系。
[2] 「國立藝術學校」成立於民國 44 年 10 月 31 日,初設影劇、國劇、美術印刷三科,45 年增辦三年制影劇編導專修科。
[3] 聯合報訊,國立藝專下月招生,明年可能改為學院。聯合報,民 46 年7 月 10 日,6 版。
[4] 哈公,新形式,新題材-看藝校演出《過年》觀感。聯合報,民 47 年1 月 3 日,3 版。
[5] 劇校演出《過年》喜劇,節奏起伏觀眾笑聲不絕。聯合報,民 47 年 1月 1 日,3 版。
[6] 哈公,戲劇運動再呼籲。聯合報,民 47 年 1 月 12 日,6 版。
[7] 李曼瑰,三一話劇欣賞會的發起與籌備過程,李曼瑰劇存(四),頁263-265。
[8] 《時代插曲》演出時間為 49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2 日,《女畫家》演出時間為 1960 年 12 月 23 日至 29 日,《夢與希望》演出時間為 50 年 5 月 28 日至 6 月 2 日。
[9] 幼獅社訊,小劇場運動成立推行委員會。聯合報,民 49 年 11 月 18日,6 版。
[10] 包括銘傳商專於 3 月 30 日在台北市兒童戲院演出《紅樓夢》、淡江文理學院於 3 月 31 日在國立藝術館演出《風雨故人來》、台北工專 4 月 10 日在該校禮堂演出《風雨故人來》、省立護專 4 月 11 日在該校禮堂演出《風雨故人來》、法商學院 4 月 12 日在三軍托兒所禮堂演出《荊軻傳》、師大 4 月 13 日在該校禮堂演出《風雨故人來》、台北師專 4 月 14 日在該校禮堂演出《赤子心》。
[11] 這 14 個黨政軍戲劇團隊和影劇機構代表包括了教育部中華戲劇團、國防部康樂總隊、空軍政治部的大鵬話劇隊、陸軍的陸光話劇隊、海軍的海光話劇隊、憲兵總隊的憲光康樂隊、警備總部的警總康樂隊、聯勤總部的聯勤話劇隊、政工幹部學校影劇系、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影劇科、救國團大專學生聯合話劇社、台灣製片廠中國劇藝社、中影公司鶯歌話劇社、中國製片廠。9 個政府單位與民間機構包括了中央委員會第四組、教育部社教司、國防部總政治部、省教育廳、台北市教育、中國文藝協會、影劇協會、小劇場推行委員會與國立藝術館。
[12] 中國時報,民 70 年 3 月 31 日,第 12 版。
[13] 賈奕棣(民 76,8 月):台灣光復以來校園戲劇活動慨述。文訊,第31 期,85。
[14] 吳若、賈亦棣:中國話劇史。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15] 參照 84 年大專院校話劇比賽簡章。
[16] 黃美序(民 85,7 月):台灣小劇場演變初探。世界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報,212-213。
[17] 鄧綏甯(民 79,6 月):大專劇賽的回顧與願望。成長的喜悅專刊,7-10。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