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ION The Tempest [Baofengyu]
Data Type:essay
Author:Lin, Alan
Title:Alternative Shakespeare: The Tempest by the Contemporary Legend Theatre [Linglei Shaju: Dangdai chuanqi juchang de Baofengyu]
Source:The Tempest 2004 Premiere Program
Place:Taipei
Publisher:Contemporary Legend Theatre [Dangdai chuanqi juchang]
Date:2004/12/30
Pages:24-25
Language:Chinese
Abstract: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Shakespearean genre of romance and applauds the Contemporary Legend Theatre for their Chinese opera adaption of The Tempest.

《暴風雨》(The Tempest),是當代傳奇創團以來的第四部改編莎劇作品。當代之前的三部改編,均不約而同改編自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的著名悲劇:十八年前的創團作《慾望城國》改編自《馬克白》(Macbeth);接續而來的《王子復仇記》,改編自《哈姆雷特》(Hamlet);吳興國獨角戲《李爾在此》,則改編自《李爾王》(King Lear)。此次的《暴風雨》,卻是改編自莎翁晚期的同名傳奇劇(romance)《暴風雨》。

《暴風雨》原劇,為莎士比亞的晚期力作,大約完成於 1611 年左右。但該劇的劇本卻一直要等到 1623 年《第一對折本》(The First Folio)出版之後,才頭一次印行於世。

在莎士比亞的《第一對折本》,《暴風雨》這個劇本編排在最前面的位置,不過究竟係有何特殊意義,於今恐不可考。倒是,就莎士比亞創作完成的先後來說,該劇卻可能是他獨力完成的最後一部劇作。至於其他常見諸莎翁名下的《亨利八世》(Henry VIII),以及《兩位尊貴的親人》(The Two NobleKinsmen)這兩部劇本,雖都完成於 1611 年之後,卻是莎翁與另一位劇作家傅萊徹(John Fletcher)兩人合編的劇本,在創作型態上自是和《暴風雨》有別。

莎士比亞的《第一對折本》將其內的莎劇粗分成喜劇、歷史劇與悲劇三類。依此一分類,《暴風雨》被歸類為喜劇。不過,在傳統的莎劇分類上,研究者卻經常將莎劇分為四類,亦即:喜劇、悲劇、歷史劇與傳奇劇四種。依據此一後起的分類原則,《暴風雨》則畫歸傳奇劇的範疇;同樣歸屬於這個戲劇類型的莎劇,尚有《波里克利斯》(Pericles)、《辛伯林》(Cymbeline)、《冬天的故事》(The Winter’s Tale)等幾部較晚期的作品。這幾部莎翁晚期的劇作,既不悲劇,也不是歷史劇,更有別於莎士比亞先前的浪漫喜劇,一般統稱為傳奇劇。

傳奇劇,有時亦稱作「悲喜劇」(tragicomedy),因為這類型的戲劇,取材多半兼顧悲劇與喜劇的形式和題材。在場景方面,其時空常設定得相當寬廣,且多涉及一些超自然或令人難以置信的因子。在情節上,則常以悲劇式的氛圍起始,卻以喜劇式的結局告終。只是,就像我們在《暴風雨》原劇所看到的:在喜劇式的轉折之外,整齣戲也自有其嚴肅的訊息和關懷。比如說,論者常不免好奇:像《暴風雨》這樣充滿著寬恕與和解的情節,以一個大抵還算正面的結局收場,這是否也意味著莎翁對人生的看法有所轉變,已一改其悲劇結局所經常透顯出的肅殺與慘烈?而類此訊息,不只是在莎翁原劇裡引人深思,在此次當代的演出,也有別具特色的改編與詮釋。

提到「改編」,這多人通常很容易會有一種衝動,想拿改編和原作進行比較,也因此,比較容易忽略的是:改編雖名為改編,和創作之間的區隔,其實並不如想像的那麼清楚。易言之,有時「改編」和「創作」已無明確的界限,兩者之間其實並非涇渭分明。

創新,所需要的,不光是創意而已,更需要堅持與勇氣。能夠勇於打破既有的思維框架,不論該框架是美學上的,還是習慣上的,都是一種另闢蹊徑的創舉。尤其是戲劇舞台上的莎劇改編,演出時擘劃經年的成果與努力,均俱現在觀眾面前,創作者對藝術創作的執著、對既有成規的突破,在在需要無比的堅持與勇氣。

晚近幾年的臺灣劇場,改編莎劇的嘗試五花八門,各有特色。舉例來說,我們除了得見亦宛然版的《亨利四世》(2002 年)布袋戲演出之外,台北新劇團的《胭脂虎與獅子狗》(2002 年),走的是平劇改編路線;金枝演社的《羅密歐與茱麗葉》(2003 年)、《玉梅與天來》(2004 年),走的則是胡撇仔戲的改編路線。台南人劇團《女巫奏鳴曲-馬克白詩篇》(2003 年),則嘗試進行語言實驗。

至於此番當代對《暴風雨》很「另類」的改編與演出,個人以為,至少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令人矚目:首先,這是當代結合兩岸三地表演藝術人才,頭一次將此一莎翁晚期傑作戲曲化的嶄新嘗試。這樣的創舉,不論在兩岸二十一世紀的舞台史或世界莎劇的演出史,都有其重要性。其次,此一改編,著意突顯改編演出對台灣時空的「當代」訊息,為劇團「第一次為台灣這個環境找一個戲劇來談」(吳興國語);別開生面之餘,尤其可見製作團隊的孤詣苦心,值得鼓舞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