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ION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Enu jiaoqi]
Data Type:interview
Author:Chang, Ya-han
Title:An Interview Lin Wen-shou by E-mail
Date:2012/12/4
Language:Chinese
Abstract:The playwright recalls her creative process. She only takes the "essence" of Shakespeare's characters and then writes them in the conventions of Taiwanese opera.

張:想請問老師當初為何會想編寫《惡女嬌妻》這樣一齣歌仔戲版的《馴悍記》?為什麼挑選了莎士比亞這個西方劇作家與這個作品呢?有希望藉這樣的跨文化交流達到什麼效果嗎?

林:這齣作品算是我個人早期的作品,也是第一齣嘗試取材自西方劇作家的創作,當時,是無意中拿起莎翁的作品,發現《馴悍記》的輕鬆俏皮度,相當適合輕快歌仔戲的節奏調性,所以就動筆了。至於是否有跨文化的企圖心,並非說沒有,但沒有使命感那麼強烈。有時候創作是一種偶發的構想,醞釀動機太久的作品,容易犯上沉重的毛病。

張:《馴悍記》這部作品與一般傳統歌仔戲劇本有什麼相異與相似的特色呢?《馴悍記》是否會令老師聯想到哪齣傳統的劇作?

林:歌仔戲強調生旦角色、才子佳人的配對型態,《馴悍記》有先決上這樣的情節條件。至於是否會令我想起哪齣傳統劇作,倒是沒有,可能會聯想到的是台灣俗諺,「胭脂馬遇到關老爺」吧!

張:老師在編寫過程中,是否會因《馴悍記》原先劇種、演出方式與傳統戲曲不同而感到有困難?(比方說豫劇、崑曲和京劇等好像就會有行當與角色分配的問題,或者在佈景、身段與劇情安排上較不適應。)又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

林:如何轉換得自然,當然是一種難度,這也費了我許多的時間,畢竟不同是藝術文化的思維路線。首先我便將這齣惡女嬌妻設定為雙生雙旦的組合,當然,我腦中也會浮起電影《馴悍記》的畫面,不過,若創作過程不秉持一定要順著原著的思維路線走,便可以一路突破困境,僅擷取其中的角色風格精隨,應該也就不難重新創作。

張:《馴悍記》是年代較久遠的西方劇作,《惡女嬌妻》是呈現給現代東方觀眾看的作品。老師是否會覺得本來《馴悍記》哪些地方跟觀眾的想法有衝突?在編寫過程中又怎麼解決這些衝突呢?

林:由於是多多年前的作品了,當時也沒留下創作手札(好像我的所有創作,都很少留下創作過程中的點滴紀錄),所以這個問題,我較難回答。

張:《惡女嬌妻》與《馴悍記》雖然情節相近,但在很多小細節又有所不同。比方說洪千里是乞丐、「馴悍」的方式不太相同、男女主角的感情與互動、淑女綠華在劇末扮演惡女等等。不知道老師在這些細節上有什麼特殊的用意呢?

林:歌仔戲的作品,在起承轉合的呈現手法上,與西方作品的呈現風格是顯然不同的,很開心雅涵注意到了這些不同的地方,我說過,僅取莎翁馴悍記重要角色與風格精隨,後續創作可以完全歸位於歌仔戲劇作的基本創作方式,這樣就容易做出區隔了,再者,西方劇作很多的情節,擺在東方觀眾的慣性理解區內,是達不到原著預期效果的,當然,《惡女嬌妻》我個人認為最得意的處理手法,便是最後妹妹綠華效法姐姐扮演惡女,嚇退不喜歡的娶親人,這突發之舉,可以讓這齣戲達到前後呼應的迴旋效果,也讓此戲末端還能激起另一波意想不到的高潮,也解決了綠華的歸途去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