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ION Shooting at Heaven [She tian]
Data Type:other
Title:Shakespeare and Movies: On Adaptation, Interpretation, Variation and Conversation [Shashibiya yu dianying tan gaibian xinshi bianzou yu duihua]
Source:United Daily News [Lianhe bao]
Place:Taipei
Date:1998/1/21
Language:Chinese
Abstract:Film critic Shi-fang Jiang and director Hung-ya Yen (aka Hung Hung) talk about movie adaptations of Shakespeare’s plays. Yen says that when he directed Shooting at Heaven more than a decade earlier, he cut off what he did not understand about Hamlet and the rest was presented in a way based on his personal interpretations.

因為電影,莎士比亞活到現在

●鴻鴻:莎士比亞可以說是最受歡迎的電影原著作者,從無聲到有聲,和莎劇「掛鉤」的影片已將近八百部!而且不乏大師名作,從奧森威爾斯到黑澤明,從波蘭斯基到彼德布魯克,電影資料館這次專題排出的三十多部真的只是「九牛一毛」。而《哈姆雷特》、《理查三世》、《羅密歐與茱麗葉》這些劇碼在 90 年代影壇的一再翻新詮釋,更讓人驚覺莎翁不衹在劇場中,也在銀幕上,一直是我們的同代人。然而「莎劇電影」的本質未曾脫離兼跨戲劇/電影邊界的曖昧色彩,言詞滔滔不絕的文本,形成「劇場改編電影」的一種極端情境,直接觸及「文字如何電影化」的難題,何以還有這麼多導演不斷前仆後繼?

●江世芳:在人類歷史上,從來還沒有人像莎士比亞一樣,他的劇本不僅被視為詩與文學的經典,甚至在他去世之後,作品吸引了每個世紀的寥寥天才,以嶄新的形式重新去詮釋、挖掘、拆解、再創。只要我們想想福克納、亨利詹姆斯等小說大家挑戰電影及劇場失敗的例子,就知道莎士比亞能攀登「說」與「動」的高峰,是多麼不容易。

這也許是現代的電影工業中的菁英分子,為什麼對莎士比亞特別感興趣的理由。當恐龍在銀幕上變得跟一群雞一樣到處跳來跳去,當鐵達尼號可以隨著觀眾喝下的可樂沉入腦袋,我們就知道:「虛擬實境」花了大筆鈔票,但它永遠是假的。好萊塢電影現在的問題就是將「動作」與「對白」截然劃分,但「莎劇電影」卻繪出了一個純然不同的範疇:對白變成了龐大的場景,人物跟事件反而在其中遊走。

當對白步下舞台站上銀幕,其中變化如何?

●鴻鴻:以你劇場人跟影評人的身分,當面對一部莎劇電影時,如何「應付」排山倒海而來的中文字幕?莎劇電影是否構成了你所有的莎士比亞經驗?

●江世芳:對台灣的電影觀眾或文藝青年而言,看莎劇電影可能會是件苦差事。要知道電影裏的中文字幕雖然「排山倒海」,但由於字幕配合畫面的問題,其實十句莎劇台詞也只能翻譯出一二。因此如果沒有讀過劇本直接就看電影,恐怕覺得挫折疲憊。

莎劇電影的確是我生命中重要的莎士比亞經驗,遙想當年猛 K 朱生豪和梁實秋翻譯的《莎士比亞全集》,讀時常覺得「太難體會了!」可是從來沒有看到莎劇電影,那此一外國演員在那樣的環境裡說那些台詞,我就忽然懂了。談到這裹,我倒想問鴻鴻一個問題,一九八七年從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畢業作品恰好是改編自《哈姆雷特》的《射天》,你擔任最重要的編劇和導演工作。我想知道,以一個當年台灣劇場的初生之犢,是以何種觀點挑戰莎士比亞?

●鴻鴻:跟你一樣,我也曾在莎劇的文本面前既心儀又無措,《射天》是我把對《哈姆雷特》不解之處割除,對其他部分以我自己的方式消化過後的成果,現在想來真覺一身冷汗。去年在巴黎看到菲利普.阿德里安導演的全本舞台版《哈姆雷特》,才體會到每一句台詞背後的動機與張力,而我相信這些詮釋的可能性真是無比寬廣。莎劇電影的歷史比起莎劇在當代舞台搬演的歷史,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台灣少有機會看到莎劇的精彩演出,電影畢竟有它更大的傳播力,相關的討論也可以更為聚焦。

改編、新的詮釋,誤導與變奏

●鴻鴻:所有的「詮釋」都是一種「誤讀」,所有的「變奏」都是跟主題的一種對話。「作者已死」之說不是對作者的輕蔑,而是因為「忠於原著」的不可能,作者反而晉身為一則魅力無窮的神話,莎士比亞是最顯著的例子。電影界對莎劇的大膽想像非自今日開始,這次放映一部一九二○年的默片,就將《哈姆雷特》假設為女兒身,又發噱又感人,是一次具有原創精神的誤讀典範。但是對今日電影觀眾而言,他們是因為梅爾吉勃遜而去看《哈姆雷特》,因狄卡皮歐而去看《羅密歐與茱麗葉》(就像上一代觀眾因為伊麗莎白泰勒和李察波頓去看《馴悍記》一樣),莎士比亞扶襯了明星神話,這些明星是否也讓莎劇脫胎換骨,深植人心?

●江世芳:電影明星能為莎劇電影加分的,恐怕除了勞倫斯奧立佛、吉爾古德等人之外,其他的大明星在莎劇電影史上大概都是曇花一現。影評人就曾說梅爾吉勃遜拍的《哈姆雷特》是「他把莎劇一切都丟光了,除了不丟臉(意指長得帥)外」。

不過我們不妨把這些大明星看成是引領觀眾進入莎劇世界的指南針,因為,畢竟現在有多少人會為了一個禿頂的英國佬而走進劇院?艾爾帕西諾拍了一部《尋找理查》,他在電影裡訪問美國民眾,大家都聽過莎翁,卻沒人看過他的戲,可見莎翁在 Y 世代也是日少人聞問。這部電影後來在台灣更是不到一星期就下片。所以是應該鼓勵那些票房明星多多擁抱莎士比亞,要不然下一代真的沒人要看莎劇電影了!